如柴福这个老乌鸦嘴说的那样!
黄安率领队伍天不亮便离开柴家庄,按两个柴府庄客指引。取道往北而行。天色大亮之时已经越过沧州边界,从僻静之处悄然入得辽国境内。
沿途所见,果真是地域广袤,荒无人烟。放眼望去,天地苍茫。远处峰峦叠嶂,山势峻峭,巍峨壮观。大片针叶松林绵延,古树比比皆是。
队伍奔行在荒野中,映入眼帘的是黄绿交织之色。那是深秋时节的景致,盛开的菊花开始凋零。北方的九月,最先冷冽,秋风带着凉意。阵阵秋风令人在马上缩脖子,有时卷起枯黄的落叶,一股暮秋的悲凉弥漫,预示冬季的来临!
“他娘的,天色亮的晚,老子就知道天公不作美!”
黄安看着后世首都周边地区这般荒凉的景色,与记忆中所见截然不符。本来唏嘘连连,惆怅满怀。莫名其妙的诗兴大发,想来吟诗或高歌一曲。奈何越来越阴沉的天气令他觉得晦气不已,抱怨连连:“靠,今天出门办事没看黄历。”
吕方,焦挺,软小七等人一路骂骂咧咧。两个柴府庄客不敢接话,生怕惹到这群大爷挨训斥。
天气有些不佳,阴沉的可怕。
随着天上乌云滚滚而来,宛如天塌下来。一声声轰隆隆的雷声炸响,不时有闪电劈下,使得天地为之一亮。乌云翻滚,电蛇隐没,大雨将至。
令人糟糕的是十里无人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好在两个庄客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曾跟随过商队往来数次,知道这段路途哪里可避雨。
小半个时辰后。
轰隆隆雷鸣,闪电接连劈下。
呼呼……一股狂风大作,哗啦啦的雨水倾盆而下。好在,还安一行人却是在下雨前,快马加鞭奔至一处名叫百丈山,在半山腰上的道观容身。
当然,道士也要吃喝拉撒,也亏的是香火钱开道。这个道观名为立清观,规模不小,殿宇绵延,阁楼林立,巅峰时期至少有三两百个道士。可这些年来由于宋,辽两国冲突,周围百姓越发少了。道观香火一年不如一年,逐渐没落。
道观之中如今只剩下三十多个道士,没有百姓的供养。平时要下山四处做法式赚些钱维持生计。可以说这道观辉煌不再,衰败是迟早的事。
总之,偌大的一个道观安顿三十多人轻而易举。收了钱的道士们表现得非常热情,领着众人来到客房住下,还帮忙收拾打扫,照料马匹等。
安顿好后,外面大雨又下个不停。
黄安闲来无事,率队沿着廊道游览这座道观。碰到观里的道士询问攀谈,了解到其过往兴衰。人人感慨,战乱波及甚广,连出家人都不得安生。
天仿佛破了个窟窿似的,这场大雨好像越下越大。道观是建立在半山腰上,也没有多少积水。直到第二天雨势才渐渐变小,仍无法动身启程。
黄安见走不了,略感烦躁,靠着大殿门框看着外面。一直陪在他身边的杨氏姐妹见了,杨莺怕他着凉,取来一件锦袍为他披上并柔声安慰。
“天有不测风云,这下雨不是很正常,等两天便是。”
“就是就是,黄安哥哥,我们来唱歌给你听呀!”杨娟性格最为活泼,抱着黄安的胳膊摇晃着。随后不等他同意与否,三女便回房取来乐器。
杨莺优雅地端坐,抚弄着一张古琴。
杨燕则是取来一根翠绿的笛子,在手上娴熟地转动。杨娟嗓子最脆最甜,翩翩起舞,轻声哼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