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十二章 开始训练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虎沟小学,老艺人们坐在教室里面。

原先的教室里面没有桌椅,板凳都是从家里搬出来的。

教室里面一共八个老人,组成了德林班这个小集体。

主唱兼月琴手,张德林,也是德林班的班主。

负责后槽、梆子和钟铃的,是村里的另一位老人张德禄。

张德禄从小就喜欢老腔,也同样唱了几十年的戏。

张德云坐在一张长条凳上,闷闷不乐,心里还是有些堵得慌。

老腔艺人一专多能,没有说谁只会什么,张德云打起板凳来也是可以的。

负责喇叭的是张德民老爷子,五十多岁的年纪,身上穿着朴素的装扮,就好像下地干活的老农民一样。

拉二胡的,拉低音斗胡的,打锣的,还有拉板胡的。

之前是没有这么多的,但是刘兴武要求了,什么都要有,在其中加入了低胡,有高音有低音。

众人的身上都穿着平时的装束,关中老农的打扮,十分的接地气。

教室里面,墙上用黑色的油漆刷了一块,四周用木条钉上,就是一个黑板,以前的学生就是看着这块黑板上课的。

一旦光线不好,一反光,黑板上的字迹都看不清晰。

“各位爷爷,这一次就请你们配合我的工作了。”刘兴武礼貌道。

面前的艺人们都比他年纪大,不能随便教训,但是他既然要接手这个团队,就要起作用,不能你一句我一句,要听从他的吩咐。

有意见可以商量着来。

“我几个说你这是胡整,你现在给我看看你想咋整。”张德禄不服气道。

他手里拿着一个梆子,脚下放着一个钟铃。

“爷爷们放心,我能整。”刘兴武神色平静。

“咱先来对个弦。”刘兴武缓缓道。

老腔里面,对弦以月琴为主。

月琴是老艺人们自制的,上面有三根弦,一根子弦,两根中弦,这两个中弦扎在同一个轴上。

刘兴武专门学过曲艺,对这些有了解,这几天还把这些乐器全都熟悉了一遍,心里有了数。

张德林抱着月琴拨动起来,发出声音,二胡,斗胡,板胡跟着调试。

对不准。

老艺人们谁还管这个,差不多就行了。

刘兴武只好亲自上手,但是对好了之后,音乐声响起。

“不对,味道变了。”刘兴武眉头皱起。

张禾在一旁也听出来了不对。

以前艺人们唱戏都是随着性子来,搞这么专业,有了桎梏,就不自然了。

“小娃娃,你这样整不行,我都没感觉了!”张德林也喊了起来。

失去了韵味,老腔也就不是老腔了。

“重新来,我再听一遍。”刘兴武继续道。

众人放开了来了一遍,刘兴武在其中听着调子。

一整天就在搞这个东西。

刘兴武也是一边听着,一边做笔记。

“定弦为do,老弦为sol。”第二天,刘兴武终于搞清楚了,将调子定了下来。

“各位爷爷,演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调子,你们即兴发挥就好。”刘兴武紧跟着道。

老腔要的是自然纯朴,不拘束的气息,老艺人们的发挥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有了,其他的差不多准备好,众人也开始训练节目。

对于老艺人们来说,撤掉皮影布,直面观众,最难过的是心里上的坎。

以前在皮影布后面,想怎么唱怎么唱,想怎么拉怎么拉,现在撤掉了,心里也不自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