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二十七节 衣带诏

“异度言之有理。”刘表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扭头便向东曹掾傅巽询问道,“公悌,此番可是汝入京纳贡?”

“是。”傅巽应答道。

“记得替孤问候董国舅。 ”刘表随口吩咐道。

傅巽立马心领神会地躬身领命,“喏。”

少顷刘表又对蔡瑁下令道,“德珪,从即日起各营加紧操练。另令各路斥侯严察曹军动向。”

“喏!瑁必不负主公重托。”蔡瑁意气奋发地接下了刘表布置的任务。

在一文一武布置完毕之后,刘表满意地斜靠在了扶几之上。正当他打算示意众人推散之时,蒯越又一次进言道,“主公,曹操借天子之名在邺城开科取士,荆州士子无不蠢蠢欲动。越恳请主公于襄阳招贤纳士。以安荆州士林之心。”

耳听蒯越提起“开科取士”四个字,刘表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了不屑之色。出身宗室的他坚信选拔官吏当以“德”为先。这“德”品评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德行,更要考量个人背后的家世背景。一个家族能代代出名士名臣,那这个家族定然是家学渊源,传礼来久。相反寒门出身的士子或许其本人的德行无可挑剔,但他家人亲眷就不见得能一样守礼。毕竟现实已经不止一次证明,出身下层的官吏由于家境不佳,确实是比出身世家的官吏更容易收受贿赂以权谋私。更何况就算官员本身洁身自好,也免不了会有亲眷狐假虎威作奸犯科。若是某个出身寒门的官吏一咬牙大义灭亲与那些七七八八的亲戚划清界线,又免不了会被政敌攻击其生性凉薄,忘恩负义。

所以在刘表看来曹操推崇的“唯才是举”日后必会为祸天下。至于开科取士虽比唯才是举稳妥,但也是在本末倒置。更何况开科取士乃东莱蔡安贞首创,曹操身为国相,却东施效颦地学女子行事,实在是让人贻笑大方。

暗自在心中讥讽了一番曹操后,刘表略带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不过是些寒门士子,闲时互相吹捧,何来贤士之说。"

蒯越眼见刘表没将曹操开科取士之事放在心上,不由急道。"主公!曹操此举旨在借天子之名笼络天下人才。主公不可不防啊!"

"罢了,罢了。孤过后自会派人张榜招贤纳士。"刘表略带敷衍地点了点头后,便兀自起身离开了书房。

刘表不将开科取士放在眼里,不代表天下人就都看不上开科取士。事实上,情况恰恰与刘表的想象相反。诚然蔡吉在郭嘉的提议下比曹操先一步宣布开科取士,但在绝大多数士子的眼中由皇命授权的邺城科举显然更为正统,也更为世人所尊崇。因此许都的皇榜一经放出,非但没有贻笑大方。反而轰动了天下士林,令邺城在短短旬月间聚满了前来应考的各方士子。

邺城科举在程序上与东莱科举相似也分两科三试。两科为文科、武科;三试为初试、复试、殿试。初试就定在翌年的二月。看得出,相比蔡吉,曹操对科举的态度更为务实。估计出题也更为苛刻。在曹操看来开科取士乃是为了给朝廷选拔人才而设。脱颖而出者应该走出考场就能上阵杀敌、出谋划策。为此曹操特地准备了六个有实权的官职、黄金千两用以奖赏文武两科的前三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