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匠作房而言,数十个手艺高超的匠人日夜打磨,想要打制几个接近完美的轴承当然不成问题。
可问题就在于,随着作坊经济的出现,导致匠作房不但要考虑到工艺的问题,还需考虑大规模制造的成本。
而现在……这个滚珠轴承在陈正泰的手里,陈正泰觉得颇为沉重,内轴和外轴之间是一个个滚珠,外轴一旦转动,则里头的滚珠也随之滚动,整个轴承显得极为平滑。
陈正泰把玩了一会儿,兴致勃**来:“这样的轴承……可以大规模制造吗?”
“钢铁作坊那里,专门制出了磨具,大规模倒磨之后,却还需匠人人工打磨一番,达到精度才可,现在若是生产,一日生产三十副不成问题,只不过……若是再进行一些改良,减少一些工序,培养一批新的匠人等等之后,这产量……定可大规模的增加。”
匠作房这边,可不敢诓骗陈正泰,老老实实的回答。
陈正泰眸光亮了亮,却是道:“倘若……倘若将这东西用来连接马车的车轮呢?你看,外轴套在车圈里……这马车……岂不是可以事半功倍了?”
匠作房的几个匠人一愣。
其中一个也是陈家人,一听,眉一挑……他骤然明白了陈正泰的意思。
这个时代,是没有大规模的普及轿子的。只不过在南方,因为山路崎岖,所以出现了舆轿,而此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乃是北方,北方平原较多,因而大多数人习惯了马车,哪怕是皇帝出行,车驾也多以马车为主。
只是这个时代的马车,却颇有几分一言难尽的味道。
一方面,是没有好的轴承,因而轮轴之间摩擦力很大,费马。
另一方面,又因为底盘中没有转轴,所以马车的车厢,大多是两轮。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车轴和车轮多为木制,摩擦力大,所以马车在使用时面对泥泞的道路行走起来还是很吃力的!
相比较于四轮马车,两轮马车在这样的路上行走起来要更为快速,而在古代的地面多为凹凸不平,这样的路面,四轮马车走起来的确有些吃力,一匹马是很难拉动的。
何况,四轮马车转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正因如此,大多马车只有两轮,而这两轮马车舒适性是极差的,坐着很是颠簸,这也是为何到了后来,轿子出现之后,就迅速开始风靡的原因。
而陈正泰的设想很简单,现在有了这轴承,就能将摩擦力大大减小,若是再改进一下马车的底盘,那么就更妥当了。
经陈正泰这么一提,匠作房的人骤然好像有了明悟一般。
手中的这个轴承,且先不说风车,就眼下而言,这马车岂不是可以运用?
陈正泰一再嘱咐:“这马车要造出来,定要四个轮子的,车厢可以建的宽大一些,都可以尝试。”
匠人们行动力很强,毕竟……他们已有过许多研究的经验了。
往往寻到了一个方向,立即开始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开始立项,而后开始抽调人手,拨发资金,之后开始将项目分派成许多个小组,负责项目的人则作为总师,进行资源调配和项目的总体进程。
现在轴承出来,陈正泰提出来的概念便可水到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