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明净姐弟早早起身到菜市那边去。封家老宅在离城三十里的清溪村。村里有一户姓汪的人家,每次赶集都会天不见亮就用自家牛车载着同村的人进城。每个人收两个铜板贴补家用。这会儿这牛车是闲着的,回头散了集才会载着买了东西的人回去。他们是准备坐这个车去村里。
“汪大叔,我们想回村一趟。”明净拉着弟弟过去打招呼。
汪大叔道:“成啊,上车。这就走!”封举人家的姑娘和小子他自然是认得的,逢年过节都要回村的。
汪大叔轻轻抽了一下牛身,车子就启动了。庄稼人置办一头牛不容易,爱惜得很。
“封姑娘,举人老爷身体好多了吧?”
“没呢,老样子。”
“前些日子你大伯母回去的路上有人问,她说好多了啊。”
“大伯母怕是不想乡亲们担心吧。”明净心头暗笑,怕是大伯母和二堂姐上次从家里连偷带抢弄走不少东西,怎么好说便宜爹还没好?那她当嫂子的还好两手拿得满满当当的回?
“汪大叔,最近我大伯家有什么事没有?”
“你三堂哥要结亲了,最近正在准备新房呢。”
明净挑眉,“哦,那新房准备在哪里?”
“就是他们家西面的屋啊。听说准备以后东面给大儿子、二儿子,西面就归两个小儿子。”
明皓猛地抬头,西面是他们二房的啊。
明净按了一下他的肩膀,“那我未来三堂嫂家是做什么的啊?“
“听说父兄都是木匠。手艺人,荒年都饿不死的。家境不错!不过你大伯家也不差,有十几亩良田,又开了十亩荒地。两进的青砖大瓦房,还有你们这样一户在县城的亲戚。尤其你爹还是举人老爷,吃官家饭的。”
“惭愧!家父病着,又没了学宫教谕那份收入。我们家在县城的房子前几天都卖掉了,这就要搬回村里了。”
汪大叔吃了一惊,怎么跟举人老爷的嫂子说得完全不一样?要不是打着举人老爷的旗号,大女儿嫁了镇上豆腐坊主的木匠家怎么可能相中土里刨食的封家三郎?
既然举人老爷家已经是这么个境况了,那天怎么还大包小包的给她们母女带走?迟疑了半晌,汪大叔忍不住问道:“那你们搬回去住哪?”
“当年爷爷留下二十多亩良田,我爹念着自己一路读书科举花了家里不少银子,将本该分到自己名下的十二亩让给了大伯。可那两进的青砖大瓦房还有我们二房一半的。而且我爹早就让二堂哥带话回去,说我们在县城日子过不下去,要搬回去了。”
“哦,是这样啊。”汪大叔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明净和明皓穿的衣服。这几日封家那个二丫穿着村里罕见的丝绸裙子,让村里不少女子艳羡不已。可这举人老爷家的姑娘穿的可是棉布的衣裙。
汪大叔每次赶集都载人往返,他这个牛车其实相当于是一个八卦集散地了。明净这么一说,其实已经是对村里男女老少都透个底了。她们家如今是不太过得下去了,她也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