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229章 逛灯会看的不只是灯(2/2,求推荐票,求月票)

现在,戴振宏就趁着吃完饭,慢慢喝茶休息的闲暇时光,看着这个年轻人很多的豫园灯会,思考着之前他还没有得出结论的问题。

杨谦和戴羽妮也在聊着水上剧场的昆曲表演。

“这种和景区相结合的戏曲表演,算不算是对戏曲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戴羽妮笑着问杨谦。

他们当然谈的不是昆曲好不好听、演员专不专业的问题,因为包括杨谦在内,他们都不太懂得欣赏戏剧的。

京剧还好一点,以前学校有京剧相关的公开课。

但昆曲是真的不懂了,而且也有点听不太明白这个“中州韵”唱的是什么。

一字一字地听或许还行,但一字一顿地听不连贯,就很容易蒙圈。

不过,虽然听不懂,但杨谦和戴羽妮还是对这一种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戏曲抱着深深的敬意,特别是杨谦,他从别人的讨论中,听说了正在表演的戏曲的名字叫《牡丹亭》时候,顿时肃然起敬。昆曲名作《牡丹亭》啊!

原作是明朝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还魂记》,后来被改编成了昆曲,还被改编成了许多戏曲品种。

当然,杨谦有印象的是汤显祖,这位先辈因为疏文抨击皇帝,被放逐到了远在粤省的荷城,他在荷城期间,创办了贵生书院,教化民众知书识礼,也是为当地的文化启蒙做了很大的贡献。

“昆曲这样算是有传承,但不算是有发扬。因为他们虽然不再局限于戏园子里,也渐渐地开始走出来,服务大众,但戏曲的情况并没有太多的改善!你看,这园子里观众们走走停停,大多数人停下脚步只是想要拍一拍照,发发朋友圈,有几个人是想要静下心来去欣赏昆曲,欣赏我们中华的文化瑰宝呢?”

杨谦有些感慨。

“也是,不过戏曲我也欣赏不来,主要是听不懂。”

戴羽妮觉得不能怪这些游客。

“是的,戏曲的问题其实还是太过阳春白雪了,我们现在听的戏曲还是几十年前的那些曲目,创新和变化暂时还不太能看得到,而它比较高的演唱、欣赏门槛,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流传程度。”

杨谦遗憾的同时,也想起了其他文化分类遇到的问题。

其实不管是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还是古典钢琴曲为代表的古典音乐,还有杨谦所喜欢的经典的流行音乐,其实它们都或多或少遭遇了是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还是迎合大众做出改变的窘境。

“我之前不是跟你说,经典之所以一直能流传下去,是因为它们很优美,也很好听,而且无论是词曲都非常值得欣赏和研究吗?”

杨谦跟戴羽妮说道。

“对,所以你希望继续做高质量的流行音乐,让大家重新认识流行音乐的美好,而不是沉溺在短视频音乐的魔性神曲中。”

戴羽妮点了点头。

“这样的说法,有它的正确性,也有它的局限性,正确是好的东西确实是值得传承,也值得研究,像这些昆曲,还有京剧一样,但现在看到戏曲所处的困境,我就明白了,单纯的强调流行音乐的好,它的音乐性、文学性、对人的积极影响还是不够的。”

“不管是音乐,还是戏曲,其实都是需要不停地往前走,发展、创新才是硬道理。你不能只看着过去的好,不能总是想着让年轻人去接受过去的好作品,而忽视了年轻人更加个性化的、更加多元化的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