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27章漕运一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京杭大运河,基本成型于隋炀帝时期。隋炀帝也因为这个浩大的工程而耗尽了大隋最后一滴精血,因而成为亡国之君,背上暴戾荒淫的骂名。

(其实大明朝的关外政策同修筑大运河差不多。无休止的填坑,将大明仅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投入到无止境的对抗中,很快耗尽大明的精血,最后体虚而亡。不同的是大运河泽被后世几千年,大明关外的堡垒却成为一堆残垣断壁,只能怀古凭吊。)

到崇祯年间时,大运河几经延长疏通,已经成为大明朝最重要的交通要道。

尤其是大明北方年年干旱、粮食不断减产的年头,京杭大运河就成为大明的命脉所在。

如果说京师是大明的脑袋,江南是大明的心脏,京杭大运河就是大明的主动脉。

大运河对大明如此重要,朝廷也相当重视,在运河边的淮安设立了漕运总督衙门,成立了准军事组织漕丁,专门负责漕运事务。

漕丁大约三四万,分布在两三千里长的运河上,自然无法完成漕运这个艰巨的任务。

漕帮因此应运而生。

漕帮相当于天朝的协管协警,不在编制内,但有一定的行政权利。据不完全统计,崇祯年间的漕帮帮众高达百万之众。

加上漕帮帮众的家小、沿途酒店客栈的从业人员、专门在运河上做生意的野花坊、负责漕运衙门与老百姓之间沟通的漕口(即掮客)……运河沿岸靠漕运生存的百姓近千万。

如果说朱顺明掌控了粮食和食盐这两种物资就是捏住了崇祯皇帝的两个蛋蛋,用大点力就能让崇祯皇帝痛不欲生,那么朱顺明控制了大运河,就是捏住了崇祯老儿的命脉,想要皇帝什么时候死就得什么时候死。

………………

朱大典从山东巡抚的位置上被拉下,一路押解进京,打进天牢,心中想着恐怕在劫难逃。

崇祯皇帝刻薄寡恩,对犯错的臣子从不手软。执政几年来,死在崇祯皇帝手中的朝廷大臣、地方大员数不胜数。

朱大典在天牢中过得诚惶诚恐,既不提刑也不审讯,好像被遗忘一般。

待到崇祯七年六月,朱大典突然被皇帝召见,询问他对漕运的看法。

大运河在山东境内有一段很长的河流,朱大典对运河事务也略知一二,应答得合了崇祯皇帝的心意,居然被任命为漕运总督兼巡抚凤阳。

朱大典走出皇宫,恍如隔世。没想到居然还能继续当官。

一番打听,才知道原漕运总督杨一鹏年老体衰,无法继续操持漕运一事,害得崇祯七年春夏的漕粮没有尽数运抵京城,造成京城粮食暴涨。

杨一鹏上疏乞骸骨,崇祯皇帝毫不犹疑就批准了。还好杨一鹏有眼色,再拖下去,说不定崇祯皇帝一怒之下就会将杨一鹏革职,一家老小难以善终。

温首辅提议让关在牢里的朱大典继任漕运总督一职。

远在山东的登莱巡抚孙元化也上疏替朱大典辩解,称朱大典上任不久,不是造成辽东悍兵叛乱的主要原因,况且朱大典保证了山东的府城县城未曾被叛军攻破,也算有些苦劳。

朱大典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曾在福建同红毛人打过仗,算是熟悉水路之人,又当过山东巡抚,因此不管学历还是履历都足以胜任漕运总督一职。

崇祯皇帝大笔一挥“准”,好运就落到了朱大典头上。

当上漕运总督真的是好运吗?

………………

大明漕运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一是因为夏秋两季水利充沛,二是因为北方冰冻不能行船。

崇祯年间漕粮北运大概每年四百万石左右。崇祯七年的漕运到九月初才两百来万石,缺了近一半。崇祯皇帝才气恼之下撤了杨一鹏的职,换上还算能干的朱大典。

朱大典临危受命,任务其实很重。近两百万石粮食,要在两个月内运抵京城,不是件容易的事。

漕帮帮众近百万,如此冗余庞大的组织,自然勾心斗角效率低下,为了各自的利益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地方官员会否很好的配合漕运,及时将漕粮运抵扬州?运河沿岸地方官吏是否给漕运开绿灯,一路畅通?

天老爷是否会帮忙,没有恶劣天气?北方的冰冻期是否与以前一样,不会突然从西伯利亚来了一股冷空气?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得。朱大典只得硬着头皮,忙得昏天黑地,不断统筹安排,暗自祈祷不要出乱子。

………………

“什么?湖广的漕粮要自己押运?不行,不行……”朱大典一口否决。

开什么玩笑?漕粮不经由漕运衙门运输,还要这个漕运总督干嘛?亲自押运?还要漕丁漕帮干嘛?

按理,有人愿意帮忙,将漕粮运送到京城,朱大典应该高兴才是。

事实上,朱大典十分恼火。

漕运一事,不仅关系到大明北方吃饭的问题,还牵涉到漕运总督衙门几万官吏兵丁的饭碗,以及运河沿岸近千万人的谋生。

虽然朱大典为及时足量将漕粮运往京城头痛,但一旦漕粮运输脱离了漕运总督的控制,朱大典更为头大。

方孔炤与朱大典是同年(同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关系不好不坏,还算融洽。

方孔炤无奈道:“延之兄,不是老弟不帮你,实在是老弟也无能为力。”

朱大典板着脸,不满道:“潜夫兄,你身为湖广巡抚,湖广还有你不能掌控之事?莫要为难老兄我。你抢了为兄的活计,费力不讨好呀。漕运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方孔炤十分无奈。

湖广如今的局面,可以说与他有莫大的关系。

当初朱顺明还窝在武冈这个偏远州县时,是方孔炤一手纵容提拔朱顺明,使得朱顺明得以进入长沙府,势力飞速膨胀。

朱顺明打仗有一手,赚钱有一手,暴兵更是没得说,抢占地盘同样不落后。

如今方孔炤的政令几乎只能在武昌府一带起作用。出了武昌府,政令但凡同朱顺明的政策相违背的,当地官员几乎都不执行,非暴力不合作。

幸好朱顺明对方孔炤还算尊敬有加,不是大是大非问题,从不杵逆方孔炤的面子。

可这次漕运问题是朱顺明当面向方孔炤提出来的,显然不容方孔炤否定更改。

“说来你不信,”方孔炤自嘲道:“在湖广,老弟的招牌不如湖广总兵朱顺明。若是没有朱总兵点头,老弟的政令无法在湖广通行。”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