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身上的“异样”,朱元璋或多或少,自然是有所察觉的。
很多事情,虽然看似出自刘伯温的手笔,但朱元璋非常清楚,就凭刘伯温那种谨小慎微的性格,很多政策他就算想到了,也没胆子提出来。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还是有些不满的。
但老朱也能理解刘伯温。
毕竟,朱元璋和季秋的“敌人”,已经不再是喜欢窝里斗的北元,更不是元末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群雄。
而是一个自西汉传承至今,牢牢把持着话语权,财权,文化权,甚至是拥有大量私兵的群体!
比如陇西的那群豪族。
别看陇西各地卫所,都有朱元璋的旧部,担任将领。
李思齐等豪族或是被朱元璋惩治,或是“诚心实意”的表示归附,放弃了兵权。
可只要这群豪族,振臂一呼。
陇西起码有三分之二的军队,一瞬间便会倒戈。
没办法,陇西这个地界,豪族与百姓和士卒之间的联系,实在是太深太深了。
草原的习俗与中原的文化在此地交融,最终诞生出最悍勇,最重乡情,也最不安分的一群汉子。
更有不少士卒,本身就和当地豪族沾亲带故,属于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
在他们眼中,朱元璋千里迢迢的送过来的一道敕令,可能还没有各个豪族家中一个管家随口的一句吩咐,来的管用。
至于东南这群士族,那就不用多说了。
这群人啥事都干,就是特么不干人事!
刘伯温自己,也算是这个群体当中的一份子。
老朱一直都相信,面对外敌,他手下绝大部分人,都不缺少举起武器的勇气。
但要是让他们拿起刀子,对准自己...
不说他们,老朱自己也很难做到。
可为了这个名为“大明”的帝国,能够从史书中一页页的轮回,跳脱出去。
朱元璋终归是要有所行动的。
说他为了维持“朱家天下”也好。
还是给朱元璋寻一个“体恤百姓,悲天悯人”的借口也罢。
经过明初一系列明里暗里的争斗,终于到了正式向这个群体“开战”的时刻!
一步走错,大明就有可能变成第二个隋朝,甚至还不如隋朝。
隋朝好歹还有五位皇帝。
朱元璋的行动要是失败了,朱标这位被全天下寄予厚望的太子,估计就没有上位的机会了。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伴随着宛若自语一般的呢喃,朱元璋低下头,看向了双手上密密麻麻的老茧。
这些茧子,有些是在战场上握刀时留下的。
有些是在成为一路诸侯后,握笔处理政务时留下的。
但更多的伤疤与老茧,则是在朱元璋人生的前二十年留下的。
不同位置的茧子,伤疤,都蕴含着朱元璋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往事。
但朝中大臣的手上,除了常年握笔留下的茧子,几乎都是白白净净的,瞧着就像是画舫花魁的嫩手。
“......”
等到朱元璋的视线从手上收回时。
他的眼神中,明显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匆匆归来的毛骧和朱元璋对上视线,几乎是下意识的便低下了头,不敢和朱元璋对视。
毛骧自己也搞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害怕和朱元璋对视。
那种感觉,就好像在现在的朱元璋面前,他就是一只渺小的蝼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