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游牧民族身上,根本没有这种说法。
培养?什么培养?
放牧就完事了!
游牧民族的孩子,生下来唯二需要学会的技能,便是骑马与射箭。
而农耕文明生下孩子,还要担心奶水不足的问题,不敢连续生养,怕养不活孩子,人口增长速度存在限制。
而游牧民族呢?
生就完了!
孩子生下来饿了有羊奶,渴了还特么有羊奶!
一场大战过后,人口少了?
不怕!人口少了,草场那不是空出来了么?
不到几年的功夫,牧群便能够重新壮大,而牧群所产出的物资,又能供应游牧民族的人口,不断壮大。
这不是病毒是什么?
说白了,游牧民族的根基,并不是人口,或者是耕地。
而是蒙古高原上,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孕育出的大片大片的草场。
游牧民族唯一的短板,便是人口上限。
由于草场的面积有限,能够负载的牧群数量,同样是有限的。
这对于以放牧为生的游牧民族来说,便相当于限制了他们的人口。
而游牧民族“全民皆兵”的特性,又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短板。
正所谓“邻居囤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日子过不下去了怎么办?
抢!
恰好在蒙古高原的南方,有着工业革命之前,最繁荣,最富饶的农耕文明。
不抢他抢谁?
为啥匈奴也好,蒙古也罢,只有活不下去了才愿意往西边走?
穷,榨不出油水嘛!
为了让朱元璋直观的认识到彻底消灭游牧民族,究竟是一个多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季秋又给朱元璋算了一笔账。
“干爹,这样吧,咱就从军事的角度,分析一下咱们与北元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季秋转头看向徐达和常遇春,自信的询问道。
“大将军,副将军。”
“本次北伐,咱们一个士卒,需要几个农夫负责运粮?”
徐达率先开口,沉稳道。
“两个左右。”
“如果路途遥远,十万大军...起码需要三十万以上的农夫,负责运粮。”
这话一出口,徐达便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显然意识到了什么。
“是了,正是这个道理。”
季秋适时接过话茬,看向同样做沉思状的朱元璋,娓娓道来。
“十万大军,便需要三十万农夫供应后勤,加起来便是四十万人。”
“而这四十万人,又需要多少农夫,来为他们提供征战所需的口粮呢?”
“最重要的是,这四十万人不能参与当年的农耕,通俗的讲,就是产不出任何价值。”
“长此以往,国力必定空虚!”
说到这,季秋再次看向徐达,轻笑着询问道。
“大将军,您是了解北元军队的。”
“如果他们南下劫掠,一个士卒需要几个随从,负责后勤之事呢?”
这个问题一出口,徐达便已然明白季秋到底要说什么了。
而一旁的朱元璋,也是露出了怅然的表情,也不知道是在为了什么而惋惜。
“也是三个...”
“但这三个人,并不是为了运送粮草,而是照顾军中的战马...”
“北元大军所需的粮草,仅由军中多余的战马,便能够做到随军运送...”
“而这些照顾战马的随从,在战时都能转化为精通骑射的战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