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部孙四郎是《朝日新闻》社著名记者,能写文章,也能摄影。南苑战斗的前两天,他还写过一篇战地新闻稿《敌弹,在勇士们的头顶爆炸》。他说:“敌人的伤亡很大,但是战斗精神依然旺盛,有的机枪手被打倒几次,依然站起来射击。”还说:“我们的伤亡也在不断上升,我的身边,已有40人高贵的战死”。这段话,虽然是为日军侵华唱赞歌,但也说明了中**队抵抗日进犯的英勇顽强。
日军川岸文三郎惊悉冈部亡命的消息后,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冈部的尸体”。又“命令轰炸机部队,全力加强对南苑的轰炸与扫射”。一瞬间南苑变成一片火海。川岸还“命令驻扎通州的萱岛联队来南苑,从背侧夹击守军”。如此,南苑形势更加严峻了,守军奉命开始撤退。
28日下午4时,当南苑守军撤退到大红门一带时,不料落入日军萱岛联队的伏击圈。日军以机关枪、迫击炮等武器猛烈射击,加之头上的敌机猛烈轰炸,守军遭到重创,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在这里殉国。
据幸存者回忆,当时撤退时,赵登禹因此前战斗中腿部已经负伤,乘坐在一辆黑色轿车中指挥余部撤退,不幸再次负伤。但是,依然指挥余部反击,不料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两腿,当场昏迷。醒来时,他对传令兵说:“不要管我,你回到城里告诉我老母,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说完就停止了呼吸,时年39岁。
另一位将军佟麟阁,先是被枪击落马,带伤继续指挥突围,再次中弹身亡,时年45岁。据统计南苑守军7000余人,阵亡5000人之多,大部分死于大红门这次战斗中。只有郑大章残部突出重围,回到北平。另一部人,从南苑向南突围,“李鸿斌随冯玉祥的大儿子冯洪国去了固安,成功地逃出了日军的包围”(见《竞报·访谈录》)。据记载,是为29军平津战役中,“南苑保卫战”是最为惨烈的一次。
南苑保卫战以失败告终,导致宋哲元下令放弃北平,29军全线南撤。从此,在中国的国土上,艰苦的八年抗日战争开始了。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南苑的这场战事,是学生兵们遭遇的第一场战争,也是其中大多数人遭遇的最后一场。这些握枪刚刚半个多月的学生兵,最后大半死在和日军的肉搏战中。
学生兵的出处颇有些来历。1936年12月,北平、天津、保定城里贴出布告,29军要招生。这在普遍实行募兵制的当时,着实引起不小的轰动。布告上说,为给29军培养初级军官,特招收有志从军的青年人,要求是18岁以上,初中毕业学历,一经考试录取,学制至少两年。课程设置很全面,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待遇也很优厚,每月津贴3元,毕业后马上成为准尉军官。
这样,又能投军报国,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对个人而言又不失为一条好出路。招生布告一下引来平、津、保地区青年学生的踊跃报名。最终招收了1500人,成立军事训练团。
军事训练团对学生兵的训练非常严格,训练中,旅长何基沣被士兵们背地里叫“何阎王”(想说明一下,请读者不要套用角色,本书中的阎王只是借助了当时教官是非常严苛的人,勿对号入座),“张扒皮”指的正是张自忠。即使是学生兵,训练也毫不放松。训练时想去厕所得先报告班长,班长说:去吧!学员一溜儿小跑,先跑到单杠区,至少拔3个杠子,再来个腰部转回,然后才能去厕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