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太起身慌忙道。“只要能灭此贼道,不让他害吾子,吾即便身死亦无不可!”
孙权和孙策连忙起身相扶她。“母亲何出此言?”然后孙权看向左慈。“只要先生能够办到,孤奉先生为师,为先生修筑道观亦无不可。”
左慈笑道。“吾一修道之人,已有天柱山道场山林足矣,要何道观?只是国太其诚,实是感动。”
“也并非没有办法。于吉所依凭,不过信徒之念。念者,神思也。只要用足够的‘神思’与之相冲,水磨功夫便可将其尽数磨灭。”
“只是需得天时、地理、人和,缺一不可。让吾为国太之诚算上一算。”
只见左慈掐指合目,冥冥中似有定数。
片刻后,于吉道。“算出来了!”
“先生请讲!”吴国太和孙权异口同声道。
左慈不卖关子。“先说人和,卧龙、凤雏、曹操、当今天子全在场,只需一个时辰便可磨灭于吉之魂。”
孙权、吴国太:“……”
左慈笑道,“我知此事颇难,或者选其中一人为核心,再需雅士大儒三十五人从旁协助,齐心协力之下,需四十日,亦可成事。”
“四十日!若是有人饮食饮水、出恭休息……”孙权瞠目结舌道。
左慈笑道。“久是久了点,自然常人亦需五谷轮回。只需坛上保持三十六人,包括核心者在内皆可轮换。”
“只是核心者离坛每日不得超过五个时辰。余者保持坛中人数不减即可。”
“如此依赖,只需求得核心者一人和众多雅士大儒即可。我江东人才济济,自不缺智者,只是这核心之人。敢问先生卧龙、凤雏乃是何人。”
左慈笑道。“老道久居天柱山,不知人间事。此事还需吴侯自己去寻。再说地利。”
“我算到设坛处应于‘望水之巅’,大汉崇尚火德,因此该山应与火德相关,如‘朱雀’、‘南方’、‘离卦’等。”
“这最后的天时,我算到磨灭于吉之时,应为甲子日甲子时。最近的甲子日甲子时应为……九月廿日子时。”
孙权唤来小厮。“今夕何日何时?”
小厮答。“回主公,今日为九月二十,现在已是申时三刻。”
吴国太、孙权:“……”
孙权无奈挥挥手,遣走小厮。然后他看向左慈,“不知先生可否告知下个甲子日?”
左慈哈哈一笑。“简单,甲子日六十日一轮回,下一个甲子日便是十一月二十。”
孙权和吴国太听到这个日期,俱是心中一震。随后孙权走回后屋,拿出一张纸给吴国太看。
两人看着上面的“东南风迟迟未起周瑜吐血,诸葛亮十一月二十日南屏山设七星坛祭东南风?”
包括孙策在内的三人再次看着彼此面上的表情,均面无血色。
左慈不知这几人看到什么,便笑道。“如今吾能做以尽做,能道已尽道。找到核心之人,便应知晓布何等祭坛。吾去也。”
随后左慈朝外走去,孙权连忙追出门外,但已不见左慈人影。便是唤来左右,也尽言没看到人出门。
孙权默默回屋,向问自己有没有找到人的吴国太摇了摇头道。“母亲,儿无能,那乌角先生已然离去。”
吴国太宽慰道。“先生已说明天时地利人和,而吾等又天幸能直接对应到具体。”
“看来那诸葛亮不是‘卧龙’,便是‘凤雏’,不是说此人会随鲁子敬来柴桑,届时问子敬便可。”
孙权点点头。“正是如此。若诸葛亮是那卧龙,我等也需预先布置好‘七星坛’,并准时开坛。”
“既然需要四十日,那便是……十月初十!”
吴国太叹道。“只可惜原委只有你我母子三人知晓。仲谋还需发兵合肥,既如此为娘便为伯符报此大仇,并且天书有言此乃祭风之举。”
“那便以此为由在那南屏山修建七星坛,具体布置还需问那诸葛亮。如果真能磨灭于吉贼道之余能助力周公瑾破敌,也是极好。”
“仲谋,那诸葛亮与你多有交集。他主公刘玄德虽落魄,但是还需慎重,不可慢待。”
孙权搀扶着老夫人,宽慰道。“母亲放心,儿自清楚该如何接待那‘卧龙’。只是母亲如何能亲往涉险?这叫儿如何能放心?”
吴国太道。“无妨,届时我头戴斗笠,以遮住容颜。然后化名……就叫‘于先生’便好。”
“尚香尚武,其侍女也多武艺惊人。让她随吾出行,再加上我今天新收的义女练师,皆扮作男装。又不是一直待在军中,仲谋大可放心。”
孙权、孙策当即后退向吴国太深深一礼。“那就辛劳母亲走这一趟。时间尚早,母亲还需多做准备!我自会派贾华带兵五百,护卫母亲与两位妹妹。”
吴国太笑了。“这有何辛劳,昔年汝父四处征伐,吾与吾姊一同随程普、韩当、黄盖等老将一样追随汝父,早已习惯奔波之苦。”
“如今为了吾两个好儿子,吾需得为母则刚。”
孙权朝孙策再次深深一躬。“如今为了目前,我必须要周公瑾活捉曹操,然后换得传国玉玺,以让我兄安息。”
孙策还礼,吴国太笑中带泪。“仲谋、伯符你二人兄弟相悌,为娘甚是欣慰。伯符将基业传给你,当真是正确决定。”
于是母子三人再次对天书细细讨论片刻,得出尽量推动天书所述之前事发展,那后事发生的可能性也会提高的结论。
那些带着“弯曲之符——?”的描述,发生概率不高,因此需得提前做好准备,尽力推动。
除去祭东风之事,带有此符的内容还有三条。
“江东文臣主降武将主战,诸葛亮舌战主降江东群儒?”
“曹操说客蒋干劝降周瑜,周瑜反施反间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十万支,周瑜打黄盖巧施苦肉计?”
孙权道,“这第一条,需得让诸葛亮‘舌战群儒’,所以那诸葛亮前来之时,便安排江东文臣、大儒尽数安排在长廊,要求人人都得和他辩论!”
诸葛亮此时还在和鲁肃一同前往柴桑的船上。
他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