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顾深的这个办法吧,并不是多么的出彩,在后世的很多大型超市或者商场里,都曾经有过这样的联合小吃卖场。
但最终的结果,基本都好不到哪儿去。
原因很简单,这种卖场虽然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让更多的小店家入驻,在一时间争取到大量的客源......但只要有人效仿,陆续开类似的店,客源不可避免的会被分流。
如果小店本身没有足够的特色或者不可替代性,生意只会越来越差,最后大家都做不下去。
而这,基本也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当老者提出这个问题后,顾深是真没法回答,而且在北宋这个时代,几个普通百姓联合起来搞的小店,一旦红火了,让达官贵人都眼红下场,那么他们是肯定争不过那些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们的。
所以......
“此策只能治标,便是因此......可解一时之急,却无法作为传家之基。”顾深很坦然的,承认了这点。
而老者,对这样的结果,也不意外。
或者说,这个办法,对馄饨摊主也许有用,可以让他多赚几年钱,但是站在老者的角度,对解决坊市难题,改善民生,并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毕竟,不是所有的百姓在坊间开店,都是卖小吃的......那些卖布匹的,卖马料的,卖猪肉的,卖杂物的,总不能也联合起来去市场上租個店铺吧?!
所以,这个办法,老者从一开始就不太在意,他之所以追问,不过是在考察顾深的临机应变,或者说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而已。
既然说到最后,顾深也承认了这事儿有不可解决的弊端,那......
“既如此,请教郎君,何为治本之策?!”老者问道。
还是听听另一个办法,能不能有所启发吧。
“治本之策,便是打破坊市界限,允许百姓在坊间开店。”顾深微微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
老者脸色微微有些动容,看了眼顾深,问道,“愿闻其详。”
打破坊市界限,倒是好魄力,但......这事儿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虽然这份眼力和魄力都不错,但如果拿不出足够的理由和可行的办法出来......也不过是夸夸其谈罢了。
而顾深......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就说吧。
“国朝虽有令,坊市分隔,然今时不同于往日,我大宋繁华,本就非隋唐可比,我大宋汴梁,亦不同于唐之长安.......”
顾深又开始了自己的长篇大论。
简单来说吧,就是顾深认为,大宋的商品经济发展远不是隋唐可比的,百姓以物易物的习俗,也不会因为坊市制度的限制而不存在。
坊市制度的建立,确实有效的加强了城市管理,但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实际生活需求来说,却是一种枷锁。
现在的大宋,需要的不是自上而下的加强管理,而是顺应底层百姓需求,自下而上的打破枷锁,改革弊政。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新,所谓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听到这里,老者的眼睛都亮了......自下而上的革新理念,倒是有些道理。
但可惜,顾深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还在继续叭叭的说着自己想说的话。
这次,是从城市布局入手,阐述废除坊市制度的必要性。
大宋的都城汴梁,在格局上,跟隋唐时期的长安完全不同.......隋唐时期的长安,就是坊市制度的集大成者,整个都城布局就是按照坊市制度来的,所以大唐使用坊市制度,只能说是势在必行。
别的制度也不适合已经按照坊市制度规划完毕的长安城。
但东京汴梁并不是......汴梁的城市布局,是围绕着南北两条御道和东西两条大道布局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