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获得的信息影像,可以确定面朝连港方向的,是【猿涌】的底部或是深处,也就是说,那方位并没有洞口”,秋越沙叹着气说道。
“可以大胆推断,2000名【兵器使】之所以有去无回,必然是掉落涌顶的窟窿,而这些窟窿的形成,就是越河兄从地底涌出的方式”,项大翼也跟着叹气。
“如此说,二位兄长的运气极好”,秦越河缓解略有些悲凉的气氛。
“【猿涌】三面环水,水域极为广阔,其中盘踞着‘水蛸’,由于【尘与晶】能在‘五色气’内中和,两者是天敌”。
【尘与晶】与“五色气”中和,怎么就成了“天敌”?秦越河、项大翼听得有些迷糊。
“雄性白猿无法将体内的【白尘玉】生产出来,积累过多则就是【刃化】,此时若是能吞噬大量的【晶石】,则就能缓解【刃化】状态”。
“但其实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空气中蕴藏的【五色气】,就如我们的【行色力】,是由五行气与五色气中和而成的”。
“五行五色是呼应的,白尘玉要匹备金晶石,而水蛸生立的是水晶石,两个族群是不匹配的,【缘刃化】的状态也只能缓解,无法根除”。
对于没有多少智力的野兽而言,能够缓解就是极好的,白猿与水蛸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天敌”。
继续探查已经没有必要,秋越沙掌握的信息资料,足够让各方势力知晓“棪地”的详细情况,也就能调整“探索”的策略。
虽然并不因掌握了信息,就能够安全返回,三人还是决定要返回,之所以有这个决定,则是距离的原因。
他们认为往前走的距离,比起返回的距离要长得多,危险性也就更大。
“我之前走到涌顶边沿,遭遇强大吸扯力就是来自于【水蛸】,所以,我们要注意的只有两点,一是脚下的窟窿,一是边沿”。
“延河兄说他并无坠落感,这是因为窟窿被白猿改造成有阶梯的,这是白猿方便捕捉水蛸所建造的,所以,窟窿或许是白猿有意为之的”。
白猿体型都很大,窟窿也因此较大,【兵器兵备使】受浓郁影响,不知不觉就顺着阶梯往下走,也就落入白猿的巢·穴。
三人用绳索绑住各自,然后趴在地上往前爬行,一旦往前摸索的手,触及类似窟窿的地面,则会收声喊停止。
秋越沙三人往前爬行时,赵君宗借助【器梯】登上了【猿涌】顶部,与底下“雾气”稀薄不同,【猿涌】顶部被“浓郁”的五色气所笼罩。
赵君宗的“感知”延伸,拷贝自“北闽陆地”四块界碑的“信息”,将整个【猿涌】顶部形成“影像”,让他能清晰知道前方的情景。
不仅知道前方哪个位置有窟窿,还知道边缘的距离,更知道【猿涌】前、左、右三个方向的水域,潜伏着大量的“水蛸”。
白猿与水蛸都需要彼此的尘玉或晶石,缓解【缘刃化】状态,最开始彼此都采取偷袭方式,但收获却是单薄。
也不知何时,双方形成默契,在每日太阳西下之时,爆发大规模的战斗,不论输赢,双方都有丰厚的收获。
但每日战斗对彼此族群数量的消耗太大,若是如此继续,双方族群都必将灭绝,对于族群延续有本能危机感的双方,慢慢的改了30天一次大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