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刘提了个查漏补缺的建议,回家时候身边却多了个活蹦乱跳的小屁孩。
是的,老刘以阿斗年岁渐长,不该混迹在妇人身边为由,让儿子跟着李源身边,住到李源家里去。
美其名曰侍奉老师身边,可以随时言传身教。
说白了现在老刘虽说已经是一州之主,官衔一大堆。
可本质上荆州还是一帮草台班子,老刘本身还带着一丝草莽气息,动不动就与人抵足而眠,为人随意的很。
也就是攻占益州,汉中之战打败曹操大军,进位为汉中王之后。
老刘才讲究起来,在许靖、孟光、谯周等一帮子老儒的要求下,制定了一大堆规矩。
那时候作为王世子的刘禅,只能按照规矩住在王宫中,不能出大门一步。
李源也就只能每日里抽出固定时间上门授课,不允许把他带在身边随时教导了。
所以这两年趁着小家伙还算自由,李源想着帮他竖立起正确的三观,别让他长歪咯。
不过后世对蜀汉后主刘禅的一生做了很多分析和解读。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此人一生可以用大智若愚来形容。
前期放权后期抓权,使得蜀汉政权在他手里几乎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可以说魏蜀吴三国综合实力最弱的国家,却牢牢占据战略主动,令吴魏两国不敢对之小觑。
也就是姜维名不副实,实在太菜了,才在两国交锋中渐渐处于弱势。
让司马昭看出虚实,一举灭了蜀国。
蜀汉后期,刘禅已经看出了与曹魏之间战略态势发生改变,需要从战略进攻转回到战略防守。
所以他限制姜维兵权,不许他发动大规模作战。
但姜维是个死脑筋,只会依照诸葛亮制定的国策连年发动对魏战争。
全然不顾蜀国已经紧急衰落,民生凋敝的现实。
也不顾国内人力物力全面衰竭,蜀人厌战情绪到了极点的精神状态。
屡次劳而无功的出征,显然不符合当时的蜀汉国情民意。
被司马昭派兵灭蜀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种种迹象可以看出,刘禅试图努力改变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国策。
但是朝中内外都是诸葛亮留下的政治势力,不会也不可能改变诸葛亮制定的国策。
于是他重用谯周、陈祇等鸽派官员,掣肘姜维等人。
曹魏大军入蜀,邓艾率奇兵抄小道,以区区五千人在绵竹击败卫将军诸葛瞻,进军成都城下。
刘禅不顾很多大臣反对,执意开城投降。
之后被送到洛阳,又以“此间乐不思蜀”自污。
虽说在史书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但他的选择至少顺应大势,没有让蜀中百姓再受战争之苦。
还保全了自己一家性命,得以善终。
这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的人物。
能苟能伸,收放自如。
在李源心目中,这绝对是他学习的楷模。
三家关起门来搞内斗,行就冲一冲,不行索性认输。
别明知做不到,还死命内耗,把国家打的民生凋敝,死伤无数,让外人占了便宜,渔翁得利。
所以他答应老刘做刘禅的老师,就是想要教导刘禅更加务实一些。
多拥有一些实操手段,踏踏实实从小做起收拢民心。
别到了以后老刘死了的时候,蜀汉只知丞相诸葛亮而不知有皇帝刘禅。
他空有洞察一切的眼光,却不知道如何顺应大势掌握国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