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齐楚魏三家正在互殴,眼看还要再殴好几轮,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停战。燕赵也结下了梁子,燕王喜不像是肯认命的模样。
七国里只剩下秦国和韩国在休战,但韩国不足为惧。其他五国都在空耗国力,秦国正可趁机壮大自己。
扶苏理想中的发育时机,便是如此。
他们把一切都准备好,等到几年后太子政继位,就可以直接开始一统天下了。
始皇询问侍官:
“郑国渠修得如何了?”
侍官回答:
“最多再有四年多,便能完工。”
现在那渠虽然还未完工,却已经有一部分可以投入使用了。等完工后,再用个两三年,正好开启灭六国之战。
粮食本也不方便存放太久,两三年的关中粮仓提供新粮,已经足够军队使用了。
但始皇低声对扶苏说:
“郑国渠修成后的两年里,正好碰见旱灾和蝗灾。”
扶苏也想起来了:
“秦王政三年岁大饥,四年蝗蔽天下、大疫。”
当时还是吕不韦掌权,这个时期秦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方式就是——攻打他国。
自己家里没东西吃,不要紧,去抢一下别国的城池。把粮食抢来了,这样秦人就有饭吃了。
这种应对天灾的方法一直持续到了他阿父亲政之后,阿父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沿用了。
不过后来重生的这一世,秦国其实很少遇到饥荒。扶苏靠着各种法子帮秦国屯粮增产,让秦国对战争获利的依赖慢慢减轻。
其实始皇亲政之后到大一统之前,这期间的大型灾害也不多,差不多就四次。
扶苏沉吟片刻:
“郑国渠能助关中提前屯更多的粮食,军粮应该不受影响。”
然后再趁着灾害出兵,秦军有粮、别国无粮,仗只会更好打。
况且除了头一年是旱灾之外,第二年是蝗灾。旱灾不好应付,蝗灾却可以提前防治,问题不大。
扶苏将这些灾害一一记下。
这些都是他要留给太子政的“遗产”。
始皇看着他写这些东西,回忆起一些往事来:
“我大秦自昭襄王在位时起,便从不赈济灾民了。朕以前也不赈济,说起来还是自你开始重新赈济的。”
这是因为大秦的君主都比较现实。
当初有人问昭襄王,国内出现灾情,可要赈济灾民?昭襄王回答不用,不能让国民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
所以大秦这些年来,应付饥荒的方法都是让民众进山寻食物。或者拿粮食出来,以工代赈。
扶苏闻言眨了眨眼:
“我也没有完全恢复赈济吧,只是那次趁着赵国大旱饥荒,大秦灭了赵国,所以拿了一些粮草出来拉拢赵地人心,避免他们负隅顽抗。”
毕竟赵人又不习惯以工代赈,自然只能直接赈济。其实大秦拿出的粮食也不算多,后来还通过抄家赵国贵族回了波血。
始皇颔首,对太子政说:
“朕当初灭赵,是挑的旱灾之时,是以可以借此拉拢赵国庶民。待到你灭赵时,恐怕遇不到一样的时机,如何安定赵人,还得你自己想法子。”()?()
太子政并不畏惧:()?()
“仲父放心。”
?无字惊鸿提醒您《大秦地府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8?%?%??
()?()
虽然各国自己打得起劲,好像没空去管别国,但他们显然不会一直任由秦国置身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