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十八年,皇帝赵策英收复山河,功成之际,重伤未愈,崩!
这个消息在民间引起不小的风波,那可是血洗大周耻辱、治政盛世的皇帝。
可惜了!
好在,大相公坐镇朝野,盛世安在。
大周一朝,若论及遗憾,非得是燕云十六州流落异邦一事。
自从太祖太宗烛光斧影,大周朝内部就存在不少政治问题,周太宗江山得来不正,自然也没心思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等到真宗皇帝,其为人好大喜功,泰山封禅,天下周知,史书铭记。
但,燕云十六州也没收复,甚至丢了不少疆域。
真宗皇帝驾崩,仁宗登基继位,一向温良的刘太后摄政天下。
这一来,又是一大堆的政治斗争,仁宗早年一直为争权而斗。
等仁宗皇帝掌权,庆历新政一塌糊涂,保守派占据上风。
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保守派并不倾向于收复失地,自然也就没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情。
仁宗晚年无子,宰辅大相公韩章趋于稳重,并不倾向于保守派,也不趋向于改革派。
这时,楚鸿一路高歌,又隐隐有了改革天下的意思。
一直隐忍恢复的改革派,又有了那么一点起色。
幸得世宗皇帝赵宗全继承大统,江山又落到了太祖一脉。
为了坐稳江山,扫荡异己,大相公楚鸿主持的改革事宜轰轰烈烈。
一直延续到赵策英这一代,又是十八年的改革,富国强兵,文武充沛,这才正式将燕云十六州收复。
要是论及大周朝意义特殊的皇帝,一个是太祖,一个就是赵策英。
一个立国,一个使江山一统。
也因此,赵策英的存在意义非凡。
礼部官员一知晓赵策英病重驾崩,第一时间准备葬礼,查询典籍,上奏庙号、谥号。
经过礼部官员的筛选,选了适合的庙号:宣宗。
谥号选的是武帝。
宣宗隐含中兴之势,表彰在施政、德行、智慧等方面有所作为的君王。
武帝这个庙号则是稍微有些奇特,上限和下限都相当特殊。
上限有汉武帝这个千古一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硬生生的打出了汉人的气魄。
下限有后赵时期的后赵武帝石虎、南梁武帝萧衍。
后赵武帝石虎游猎无度、大施酷刑、抢人妻女、虐杀子嗣,妥妥的道德至低点,打仗也没好到哪里去,水分相当严重。
南梁武帝萧衍、大兴寺庙、劳民伤财、出了名的**,为人征战水平也相当一般。
上限和下限的差距相当的大,武这个谥号自然也相当特别。
相比于其他可以一定程度反应君王的谥号,武帝这一个谥号人气一直都相当的高,自古争议也相当的大,更多的是看千百年往后的后人评价,当世之人反倒没什么影响。
也即是,坏处是不能“定性”,由后人评说,好处是上限宽广,有可能被后人大力吹捧。
宣宗、武帝,都比较适合赵策英的情况。
有些东西,还是等留到后世评一评的。
反正,有着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绩,又是盛世皇帝,更有早已预定千古一相的楚大相公,皇帝的后世评价肯定不会差.
皇帝驾崩,天下稿素。
以日替月的二十七天,皇太子赵茂登基,追父亲赵策英为周武帝,谥号英文烈武圣武皇帝。
同日,改年号元祐,当年为元祐元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