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瞬即逝。
上山两小时,太阳渐渐向西方倾斜,林子里的光线越来越暗。
秦朗汗流浃背,提议道:“小川,咱要不先找个落脚点歇歇吧,这么像个无头苍蝇找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嗯,我知道附近有一片岩洞,跟我走。”
陈川带领他们七拐八绕,最后到了陡峭的崖壁,崖壁边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
他们挑了一个最大的。
“咣当。”
到了洞口,李达把肩上的铁锅丢在地上,揉了揉酸麻的肩膀。
“我这把骨头都快被折腾散架了。”
秦朗笑呵呵道:“达子,这口锅,八成是悠悠让你背的吧?”
“哥,你咋知道的。”
“呵呵,我估计悠悠想把你累死在山上,重新找个人家。”
李达把鞋脱下来,朝着秦朗就丢了过去,骂骂咧咧道:“会不会说话?”
“逗你呢,悠悠可舍不得。”
“这还差不多。”
经过秦朗和李达这么一闹,紧张的气氛缓解很多。
几人简单的把洞穴收拾一下,今晚准备就在这里凑合了。
疤瘌找来一些柴火,升起一堆篝火。
他们围在火堆旁,各自烤着带来的干粮。
陈川没看见秦朗的身影,有点担心,道:“疤瘌,看见我哥了吗?”
“没有,刚才还在林子里,一转眼不见影了。”
李达边翻烤着馒头,边道:“不用担心,咱哥插上毛比猴还精,山里他熟,不碍事。”
“说谁是猴呢?”
秦朗抱了一抱子菜过来,还有一些菌菇。
“小川,快,帮我接一下。”
“大晚上的,采这么多野菜干啥?”陈川帮着秦朗把野菜拿过去。
“这么多张嘴呢,就啃几个干巴巴的馒头就行了啊。”
疤瘌挑了挑眉,道:“怎么着,你还真想做菜?”
“咋地,有本事等下你别吃。”
“跟谁稀罕似的。”
秦朗和疤瘌不对付,两句话没说就呛呛起来了。
李达解围道:“行了行了,我去打点水过来,跑一天光嚼馒头是不行,屎都拉不下来。”
没一会儿。
李达把水打过来了,正宗的山泉水。
秦朗把洗干净的野菜一股脑丢进锅里,别说,李达的锅还就挺实用。
水开了,锅里炖的野菜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儿。
这要是在家肯定都不稀罕,可跑了半天,又在荒郊野岭的地方,能吃上这么一锅热乎乎的野菜汤,属实不易。
趁着菜汤没好,李达用刀削了一简易的木勺。
十几分钟后。
菜汤好了,秦朗又从包里摸出一小罐罐,撒了些盐巴进去。
“嗯,这才像样。”
“小川,你把茶缸子拿过来,我给你装一碗。”
“你吃你的,我自己来就行。”
来的匆忙,也没带个碗筷啥的,干脆茶缸子当碗用,筷子也是临时削的。
三人都装好了,疤瘌拉不下来面子,一个人坐在一旁啃着干馒头,噎的直翻白眼。
秦朗吸溜一口菜汤,咂咂嘴:“嗯,鲜。”
为了气疤瘌,秦朗故意说的很大声。
陈川给秦朗使了个眼色,这才安稳一些。
“疤瘌,过来一块儿喝点。”
“不…不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不吃饱,哪来的力气打畜牲。”李达把疤瘌拉了过来。
四人围着锅,一口馒头一口野菜汤,惬意的很。
三狗一鸟另开一桌,野菜汤泡馒头,吃的挺美了。
别说,这野菜菌菇汤虽然只加了些盐巴进去,但确实挺鲜的。
不是那种味精鸡精调出来的鲜,而是菌菇本身自带的鲜味儿,越品味越足。
野菜就不行了,有些苦涩。
正当他们吃的过瘾时,下方的林子里忽然传来一阵异响。
“汪!汪汪…”
几条狗听见声,扭头就朝林子里蹿去。
陈川也放下茶缸子,端起枪瞄准。
“汪!”
林子里跑出来几条狗,身后还跟着五六个人。
陈川放下枪,吆喝一声。
“狗,回来。”
几条狗转身回来,不过依旧凶狠的盯着不速之客。
这些人虽说见过,也比较眼熟,但都不认识。
“二叔。”
疤瘌起身,朝着人群迎上去。
一穿着黑色的确良衣服,长相粗犷得中年男人,拍了拍疤瘌。
“疤瘌,你小子怎么也来了?”
“二叔,三胖出了事儿,我能不来吗。”
“唉……”
男人叹了口气,没再往下说。
这些人李达都认识,互相寒暄了几句。
聊天得知,疤瘌二叔叫张先锋,早些年也是靠着跑山为生,这二年经济活络了,在县城卖肉。
张先锋下午带人已经把方圆两公里都找了个遍,但始终没发现畜牲的踪影。
陈川虽然不知道他们手段怎么样,但家伙事儿整的挺好。
光是狗就有十条,人手一杆枪,枪都是16号挂管改装的自制土枪。
这种枪虽然不能连发,但杀伤力大,携带方便,换弹便捷。
16号挂管光枪身长约1.5米,足足有5公斤重,岁数小点孩子都提不起来。
看来马王庄的人这次是豁出去了,真舍得下血本。
张先锋在这边坐了一会儿,带着人也收拾出两个岩洞,今晚就在这边露宿。
人多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他们刚落脚,又来了一队人,也是马王庄的。
这队人更夸张,光是狗就有十五六条,也是人手一杆枪。
现在这边聚集了三十条狗,黑压压一片。
秦朗从没见过这么大阵仗,激动的面露红光。
“小川,达子,这么多狗和枪,别说虎狼了,就算是来一群虎狼咱也不怕。”
李达白了秦朗一眼:“真以为有这些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嗯,三十条狗呢,就算用车轮战硬熬,也把它们熬死了。”
“拉倒吧,别看这些狗现在挺凶,真见了老虎,至少有一大半都得吓尿。”
“不至于那么夸张吧?”秦朗有些不相信。
“小心总没错。”陈川插了一句。
老虎之所以称为山大王,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三队人聚集,李达的锅一时间成了抢手货,人狗轮流着用。
熟人熟事儿的,李达也不好说什么。
别的倒不担心,李达就怕用的太频繁,万一把锅底捅坏了,回去不好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