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十六章 编撰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大明朝自从张居正推行新政以来,以推行一条鞭法为目的,开始进行全国性的田亩清丈,这也是全面施行一条鞭法的基础。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定的天下税亩,有超过八亿五千万亩的纳税耕地,朱元璋就是依靠这些充裕的土地支撑起洪武盛世。

但是,到了弘治年间,朝廷再次清核天下税亩的时候,大明朝账面上的税亩就只剩下六亿二千万亩而已。减少的两亿三千万亩数额,虽然会有一些土地被抛荒,分封给诸王,或者是收归官田、学田,但这仅是占天下税亩极小的一部分。

大明休养生息二百余年,并没有多少土地流失的理由,仅明太祖之后,就对贵州整个省进行了开发,国家的税田,应该大量的增加才对,怎么反而少两亿多亩呢?

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越来越多的土地,不断从百姓手里被侵占、掠夺、收买,然后归并到士绅官僚的手里。大量的土地归并以后,士绅官僚为了达到逃税的目的,又通过各种手段隐瞒土地数额,致使朝廷账面上的税亩大量减损。

另外,不仅仅是税亩,明太祖朱元璋还定了天下军屯田四亿多亩,这些土地,不包括在当地官员征税的黄册之内,到了如今的万历朝,这些土地也被侵占得所剩无多。

按照李唐的粗略估计,大明朝到如今至少有一半的土地没有征收到应有的税!

所以李唐这次在昌化县清丈土地,就是把这些隐瞒的土地清查丈量出来,虽然从土地上收取的税赋也没有太多,而且还要上缴朝廷,但至少要保证昌化县的土地、人口数量是准确无误的,这是以后李唐治理地方的依据和底气。

八月十五日,张义鲁和白水吉主持的实地清丈告一段落,至此整个昌化县的耕地数目、人口户籍情况已经全部核查清楚。

在历朝历代,清丈土地都是一场几乎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战争。有的官员为了增加田亩数为功,多报清丈数据,以尺寸较小的丈量仪器,或者征收其它的田亩来充当虚粮;有的出于“爱民”的理由,则尽量的少报田亩数,或者降低土地的质量,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再加上士绅的隐藏和抵制,这就让朝廷的清丈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至少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

但是李唐却做到了,至少在昌化县这里,李唐的实力已经凌驾于本地的士绅,所以才能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完成这一壮举。

“太爷有所不知,国朝从万历六年初到八年未,曾经用时三年,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核查天下田亩,共得耕地七亿二千万亩,比弘治年间,仅增长了一亿多亩,”

此时李唐将县丞左益朗、主簿柳子铭、司吏张义鲁、户房司吏白水吉叫到三堂内,众人见到装了好几个大木箱子的数据卷宗,脸上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左益朗更是说起了万历初年朝廷清丈的事情:“朝廷的这次清丈虽然看上去成绩斐然,却是朝廷上下都很清楚,得到的数据离实际情况还相差甚远。也就是说,依然有大量的耕地被士绅,甚至是官僚兼并隐藏着!”

李唐点头赞同,毕竟现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后世先进的信息手段,甚至以大明帝国粗忽的基层控制力,也无法通过投入大量人工的手段进行清丈,只能得出一个非常不准确的数据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明末最强县太爷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