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百三十五章 金江镇的发展

十年前,辽阳城比沈阳城大。

十年后,沈阳城比辽阳城大,

节度府仍然留在金州,但是沈阳的地位日益突出,不论是管理科尔沁草原,还是控制奴儿干司。

比起辽阳的地理,沈阳的作用要更大。

经过冯胜之,顾应时等的商议,向将军推荐了原旅顺知府朱文,担任沈阳城知府。

从小吏做起,八年间,一路升任金州兵备道佥事,屯田道官,旅顺知府。

不但是节度府信任的自己人,也相信他能应对沈阳复杂的形势。

奴儿干司幅员辽阔。

含括了科尔沁部分草原部落,各部蛮人,逃入的汉人,吉里迷人、苦夷人,苦兀人,达斡尔人等等。

老奴征战八方,多次派军东征,打败收服了众多的部落,除了极远的高山老林沼泽,苦寒之地外。

加上科尔沁草原上经常有部落南下投奔,以及赫图阿拉城收拢的汉人等等。

随着金江军的胜利。

清除了参与过屠城,手沾人命的刽子手后,还有人口二十余万,需要安置和管理。

朱文走访了各族后,回到书房开始写下他的建议。

“比起草原人,吉里迷人、苦夷人,苦兀人,达斡尔人等,蛮人更会种地。

而强迫前面的只会游牧和游猎的民族,在辽东种地,不光效率低下,也耗费大量的粮食。

理应恢复各族,让其回归旧地,恢复旧制土司制度,向金江镇提供税收和兵源。

随着辽东田亩的增长,各岛的辽民纷纷回到了原地,除了极少富庶的岛屿,还有众多的岛民要求回归家乡,导致岛上人口不足。

建议把乞列迷族,北山族,海西族,叶赫族等族派往各岛,替代原来的辽民,恢复各岛人口。

辽阳,沈阳田亩充足,地理优越,但是人口不足,可以建议岛民迁移到此两地。

两万福建移民,已经安置在辽阳,建议以后的移民,皆安置在沈阳一带,优先恢复沈阳的人口。

开原的驻军高达两万,加上沈阳的驻军,粮资消耗巨大,皆由金州供应,长途跋涉,代价高昂。

沈阳地利重要,可以供应各地,有了人口,沈阳就能有继续,就能旧地供应军队。”

朱文和将军熟络,深知将军的为人。

所以他写下的计划,考虑过将军的心思。

例如以前开发海岛,除了少数的岛屿,大多海岛的水源不足,岛上的生活条件也不好。

如果把各部蛮族安置在富裕的沈辽,而辛苦数年的辽民,却在艰苦的海岛上生活。

如此差别,对迁移到岛上开荒的辽民,是很不公平的。

又奴儿干司环境恶劣,辽民们在辽东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开垦田亩。

正是收获果实的时候,让他们去奴儿干司开荒,绝对会引起辽民的不满。

那么对奴儿干司置之不理,连百姓都没有的奴儿干司,如何能说是大周的奴儿干司呢?

不论是治理奴儿干司,还是未来远征多尔衮,或者剿灭赫图阿拉城,都需要往奴儿干司填充人口。

因此把不是蛮族的部落,这些不会种地的人口,划清了边界后,安置其中,由金江镇和土司头人共同管理。

如此是符合金江镇当前的需求,不然这些留在辽东的部落,只能消耗金江镇的粮食。

突然。

有人在门外说话,打断了朱文的思路。

“十方寺堡的士兵来报,说有几名台吉闹事,守备不敢擅自做主,说请知府协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红楼从辽东开始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