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421章 科举的意义,危险在和平之时

“说起来,正好有一个议题,我想问问你,就是关于你那天对科举的阐述……”

比如,眼前这条能秘密入宫的渠道。

其二、举荐上来的人才,本身就有结党营私的弊端。

想要改变这个认知,还真不容易。

“这天下的人才,有天才,有良才,有庸才,也有蠢材……

除了李善长这个例外,陛下封赏的那些勋贵,就是陛下用来防止相权过大的!

可是军权,陛下不可能去给他们那些人,所以只能用军功爵位,区分文武!

武将立功,得爵位!

如果他认可本王的看法,本王就举荐你!”

自己真要给完整转述张异的话?

这家伙真敢说。

也是朱元璋最为关心的问题,老朱为了第一次科举,做了不少努力……

自己只要不是朝廷的官员,就不在皇帝的警戒范围之内。

但是如果能改变的话,他大概会高看自己一眼,召见自己吧?

朱樉解决了一个问题,又问另一个:

“上次你说的关于武举的改革,又如何说?”

难怪那天徐达问他,张异选择避而不谈。

陛下觉得举荐上来的人才好用,但却没想过,举荐上来的人,他们本身就有恩师,有门路……

恐怕要是在“黄家父子”面前,他的话语还会更加歹毒。

既然决定帮助朱樉,张异也自然而然进入一个谋士的角色。

张异苦笑:

张异说得斩钉截铁,他自然知道所谓的大事是什么?

土木堡之后,由于武将集团的整体无能,勋贵彻底退出大明政治的舞台,开启了大明文官最彪悍时代……

而等到天下承平,而老一辈的勋贵褪去之后,这陛下留下来的后患,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朱樉去日本,大明水军的控制权不会在他手里,也会有人监视着他的行为。

但洪武三年第一批人才选拔上来,确实不尽如人意。

所谓的人殉制度,藩王掌军权和洪武六年停了恩科就是例子。

宵禁已经开始,宫门也早就关闭。

举荐不举荐是其次,但认识到科举的问题,至关重要。

张异想着反正回去还是要跟观音奴各自尴尬,还不如留在这里。

在通天无路的情况下,朱樉已经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张异点头答应。

事实上,老朱给大明亲王的权力,已经算是开了历史的倒车。

朱元璋这个做法,主要是因为他太过相信自己的孩子。

毕竟自己不可能如对黄家父子一般口无遮拦。

这家伙果然如父皇说的一般毒舌,这还是因为自己是亲王,他有所收敛。

既然已经说了,张异也不避讳!

他笑道:

“陛下大封功臣,殿下可曾注意到一个特点?”朱樉好奇地看着夜幕下的应天府,心生感慨。

张异对于这个问题,直接开喷。

如果皇帝还不满意的话,老朱大概率要暂停恩科。

说到这里,张异也点到为止了。

“果然如本王猜测的那样,请教你肯定能得出不一样的答案,父皇要是考教本王的时候,本王会给父皇建言!

朱樉没想到张异说归说,一说就火力全开,说得他自己目瞪口呆。

不智呀!”

可是不好用,就不用了吗?”

他将自己的道理说出来,朱樉闻言,低头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