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炼石补天的时候,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女娲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剩了一块没有用上,便遗弃在大荒山的青埂峰下。哪知这块石头已经有了灵性,因见着其他顽石都已经做补天之用,唯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因此自怨自叹,日夜悲号。
有一天,正当这块石头叹息时,从远处来了一个僧人一个道士,生的骨格不凡,说说笑笑来到峰下,坐在石头边上高谈阔论,说了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来便说到红尘中的荣华富贵,这块石头听了之后就动了凡心,也想去人间享受荣华富贵,于是便口吐人言,对僧道说:“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刚才听到二位谈人世间的繁华,心中很是向往,弟子天资蠢笨,但稍通灵性,况且两位仙形道体,必有补天济世之才,利物济人之德。如能蒙发一点慈心,带我入得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我定当感激不尽,永生难忘”。两位仙人听完齐声笑道:“善哉善哉,红尘之中确实是有些乐事,但却不能永远存在,况且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密相连,在瞬间又会乐极生悲,物是人非,到头来不过是梦一场,万物皆空,倒不如不去”。
这石头已动凡心,哪里听得进去,再三苦求。两位仙人知道不可强求,于是叹息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然如此,我们便带你去享受享受,只是到了不得意之时,切莫后悔。石头说道:“那是自然”。僧人又说:“说你有灵性吧,质地却又如此不好,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如此看来也只好垫脚而已。也罢,我就施展下佛法助你一臂之力,等你劫数已尽,就还原成你之前的样子,以了结此案,你看这样好不好”。石头听了,感激不尽。僧人便念起咒书符,施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瞬间就变成了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并且又缩小成扇坠大小,既可佩戴在身上,也可拿在手里,那僧人将其放在手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须再刻上一些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才好。然后带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盛地、温柔富贵乡去安神乐业”。石头听了,欢喜不已,问道:“不知您赐予弟子哪些奇异之处,又带弟子到什么地方?希望您能明示”。僧人笑道:“日后你自然明白”。说着,便把石头藏在了袖子里,和道士飘然离去,竟不知去向何方。
不知道多少个世纪过去后,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看见一块大石头上写满了字迹,空空道人一看,原来就是一段无材补天,幻形人世,承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故事。故事后面又刻有一首诗: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说我没什么资质为女蜗补天尽一份力,在红尘中历经数年之久,经历了不少事情,也不知道能请谁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做个传记)。
在这首诗的下方记载的便是石头坠落、投胎之处,以及亲自经历的一段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的琐事,包括一些闲情诗词都挺全面的,唯独朝代、邦国却失落无可考之处。
空空道人就向石头说道:“石头兄,你这段故事,在你看来有些趣味,但在我看来,第一:无朝代年份可考证,第二:没有什么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政绩,不过是几个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女子,也没班姑蔡女的德行才能,就算我抄去了世人恐怕也不爱看(班姑蔡女的典故:班姑,即班昭,东汉史学家班固之妹,协助班固修身《汉书》,并且编写《女诫》七篇,被奉为妇德的典范。蔡女,指蔡文姬,博学多才,精通音律)”。石头笑答:“您太认真了,如果说无朝代可考,那假借汉唐等年代添进去又有何难。但是我觉得,野史历来如出一辙,反倒不如我这种不走寻常路的,会更新奇别致些,况且不过是讲事情情理而已又何必拘泥于朝代年纪。再说,世俗中很少人爱看理朝廷治风俗的书,看闲文的反倒特别多。野史要么是诽谤君相,要么是贬人妻女,数不胜数。更有些小说,不堪入目,误人子弟,那些描写才子佳人的书又是千篇一律,以致于都是潘安、曹植、西施、卓文君之流。不过是作者为了写出自己的情诗艳赋,而虚拟出来的男女姓名,再加上一小人挑拨离间,丫鬟婢女开口就是之乎者也罢了。因此逐一看去,都是些自相矛盾、不近情理的话而已。还不如我那亲眼所见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像前代书中的人那般强,但这些事迹原委,也可消愁解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酒足饭饱之后闲谈,至于悲欢离合,兴衰际遇,则不敢添油加醋,不然就会失真。如今世俗中人,贫困者被衣食所累,富有者又不知满足,一旦有个闲余时间,又贪财好色,哪有功夫去看那理朝廷治风俗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不求世人称奇道妙,只希望他们酒足饭饱或者忧愁已去之后,消磨下时光,您觉得意下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