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两百一十五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刘备连忙转过头,只见秦耀再度腾空飞起。

刚刚那篇七言诗,只占据了功勋碑背面的部分地方,所以,所有人都在期待秦耀还有其他佳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忘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同样是龚自珍先生写的一首诗,剑落,诗成。

晋阳百姓不断地传唱这首诗,但因为文化水平有限,竟是一时间难以理解。

直到有一名丧父的少年郎哭哭啼啼地解释完了秦耀诗中的真意,一种叫做悲伤的情绪才开始大肆渲染。

哪怕是郭嘉等大才,看完这首诗后,也是默默地擦拭了一把眼角的泪水。

不同于龚自珍先生用这首诗述己,秦耀这首诗,述说的,更多是战死的,和还活着的晋阳百姓的心声。

日头西斜,满是离别愁意。

挥动马鞭,一指东方,好像已故之人正在忘川河上,朝着未亡人露出了一个笑容。

仿佛在说:我用我的生命,保卫了我们的家园,活着的你们,要把我那一份也活下去。

原诗本是天涯二字,被秦耀改成了如今百姓心中,亡者往生而去的忘川河,一种是龚老先生自己离开京城,从此天各一方的离愁。

这种,则是人鬼殊途,再难相见的哀伤!

然而,话风一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更是将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一下子给拉了回来。

原诗借用枝头掉落的红花,形容自己辞官回乡,还能化作春天的泥土,为祖国培养下一代。

而在这晋阳,更是那些战死的勇士,用他们的生命,为下一代保护住了故土,立意更加深远,也让在场所有的百姓,深有感触。

“这……”郭嘉看着哀声彻天的后方,小脸一白。

刘备抹了一把眼泪:“这八千英灵,虽死,却依旧在忘川河上,看着我们,他们用生命,保护住了几十万人的家园,功在后世,德披后人,还未远去的英灵啊,请受刘备一拜!”

在刘备这一拜之下,全场的气氛进入到了一个**。

“父亲大人,我一定会带着你的那份心意,好好地活下去的!”

“你们,保护了我们,我们,必将永远将你们记在心中!”

“父亲,您在天之灵看到了吗?儿子,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我立志,要跟随主公,扫平乱世,延续你的使命!”

在这种氛围下,秦耀不为外物所影响,继续提剑,书写了他的第三首诗。

军歌应唱踏燕然,誓灭胡奴出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秦耀前世的老乡,革命家徐锡麟先生的《出塞》!

原诗中的军歌是大刀环,秦耀改成了燕然石勒的窦宪所用的军歌,也是流行在整个光武建立的东汉时期的军歌-《马踏燕然》!

原诗中的玉关(反清为山海关),也改成了雁门关、偏关、宁武关这三关!

全诗很好理解,凸显出了徐锡麟先生悍不畏死的精神!

然而写完这首诗后,秦耀剑刃未停,又写下了一代伟人改自西乡隆盛诗赠与自己父亲的著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两诗,立意相同,言简意赅,要说前两首诗,还是秦耀在缅怀战死沙场的战士,那这两首诗,便是赠送给晋阳正在茁壮成长的少年郎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三国:刘备帐下,朝九晚五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