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十六章 造船事业(2)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力图发展大型油轮船队的并非只有联合集团一家,一战后欧洲石油需求大大增加,再加上战争期间因为无限制潜艇战损失的油轮,各大石油公司都在迅速壮大自己的油轮船队,造船市场空前繁荣。墨西哥鹰牌石油公司在战争中损失了多艘油轮,为此他们制定了一份为期5年的庞大油轮扩充计划,计划新建25艘全新油轮,其中就包括当时最大的6艘载重吨达19000吨的油轮。

不过这一计划提出后尚未完成,出于对墨西哥石油国有化的担忧,鹰牌公司卖给了壳牌石油公司,这也是为什么英伊石油公司急于在北非石油中分一杯羹的奥秘所在——不这么做,他们就在市场竞争中被甩开了。

并购鹰牌公司后,壳牌更加雄心勃勃,1920年他们向英国船厂一揽子订购了23艘油轮,总吨位为13.4万吨,次年又追加订单9艘4.5万吨,并在随后2年又向美国船厂订购了17艘油轮,甚至其中还有5艘分别由两家香港的英商船厂建造,所有油轮加起来的总吨位将近30万吨,不过为了快速投入使用,壳牌石油倾向于小吨位的油轮,最喜欢就是5000-7000吨级的油轮。

英伊石油公司在1921年也宣布订购22艘1万载重吨以上的油轮,他们的思路和孔蒂尼的想法更接近:单艘油轮载重量高,采用更先进的蒸汽轮机而不是三胀式蒸汽机作为动力,降低震动,提高推进效率和航速。

作为标准石油拆分后的重要子公司,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于几年前订购了11艘1.2万吨油轮;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在石油的运输和炼制方面一直是领先者,5年前向美国本土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订购了2艘万吨载重量的油轮,这表明美国船厂也具有了大型油轮的建造能力。

他们都没有孔蒂尼这样野心勃勃:上来就大造2万吨级的油轮不说,一开口目标就是25-30艘(实际心里目标是120艘),不过意大利的船厂都很感谢孔蒂尼:如果没有这些订单,他们就要在这种造船竞赛中被甩开了。现在有联合集团的订单在手,他们就不担心以后的日子——哪怕接不到联合集团的订单也可以去接其他石油公司的订单。所以各厂家表示会争取在1929年年初把总裁要求的油轮造出来,他们都还等着去抢占市场呢。

虽然同吨位油轮比军舰建造成本低不少,技术门槛也没有主力舰这样高不可攀,但2万吨油轮也属于新鲜事物,批量建造的造价至少400万美元,像现在这样单独建造成本还要高,120条至少是5亿美元总投入(不变价格),如果按20年摊销,光每年折旧都是大窟窿,但孔蒂尼心目的账却不这么算:先建造一批积累经验后,大规模建造就要拖到29年经济危机后,那时候不但建造成本会便宜许多,还能拉动就业,是非常不错的理想选择——配合公路铁路一起,意大利整个交通和物资输送体系会提升几个等级。

在他眼里,别看120艘看上去多的吓人,但与历史上美国建造T3油轮500多条这个数字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

除抢先起跑奠定先发优势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技术实力,能造2万吨级油轮,将来就有机会建2.5万吨级、3万吨级航空母舰——航母不见得非得是装甲航母!同时有了这吨位建设能力后也能顺理成章地建造其他大型轮船,至于某些意大利船厂设想得承接国外订单,那基本不可能,即将来临的大崩溃和大萧条会让所有船厂和石油公司都面临紧缩,那时候会形成另外一股风潮——船东弃船的风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