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45 四十五、拜访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四十五、拜访

从苏州行至溧州的水路是逆风逆水, 沈翘楚虽然加紧赶路,还是在四天后才到达宁州。

在船上的这些天,沈翘楚一直在预习接下来的功课,自己比梁之舟、谢朗二人进度慢了四天,回谢府恐怕要挑灯夜读些日子了。

好在谢朗和梁之舟都体贴地给沈翘楚准备了笔记,沈翘楚也将自己从苏州带来的桂花糖桂花蜜分给二人。

苏州和宁州距离不远, 基本上苏州能买到的东西, 宁州也都能买到,剩下街市能买到的汤圆、腊肉之类的苏州特产还不如谢府厨师做的精致, 想来想去, 也只有这苏州无锡特产的糖果更适合带回来。

苏州无锡产甘蔗,而此时制糖只能制出红糖和结晶较粗含有杂质的砂糖和冰糖。

看着谢朗眯着眼睛满足地吃着桂花糖, 沈翘楚猛然想起自己好像在查文献的时候看到明代制糖人不小心将黄泥掺入糖汁,没想到糖汁因此凝结出了更白更干净的白糖。

虽然这步骤麻烦, 还需要工人慢慢研究配方,到底提供了一个思路,便打算晚上下学的时候回一趟自家小院将这事跟周全说一下。

精制白糖虽然造价更高,但是想必这些世家子弟们愿意出钱买这更为精致的白糖。他们中有些人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享受, 而有些人则觉得精致的东西能够凸显自己尊贵的地位,是不差这点钱的。

十多天不见梁之舟、谢朗二人,沈翘楚还觉得颇有些想念,课间间隙三人也聊个不停,几乎没有闲住嘴的时候。

去年梁之舟的《李客奇遇记》在《月刊》上连载的章节已经足以出第一卷,沈翘楚让工人加班加点在腊月前赶出, 大卖了一笔,也使梁之舟囊中宽裕了不少。

过年时梁家不止过了一个好年,更为之后的进京求学赚了一分底气。

梁之舟添了新衣,整个人也气象一新,比起之前更多了些意气风发。

他将这事告知父母,梁父梁母还特意叮嘱他要好好谢谢沈翘楚,并一定要在休沐的时候请沈翘楚来做客。

沈翘楚看到师兄有这样的变化,自然也为他感到高兴。而且据周全说,因为《李客奇遇记》的风靡,宁州打算出海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之前因为翡翠和沉香走俏,世家开始着眼于海上贸易,而如今这探险的风靡更使平民有了海上淘金梦,这是沈翘楚所期盼的场面。

随着大楚连年休养生息,逐渐有人多地少之势,加之大世家土地兼并,佃农被禁锢在土地上,而无地的百姓逐渐增多,就容易出现流民,造成社会动荡。如果能使流民将心思转到商业和手工业上,不但能够安居乐业,还能使国家富强平稳。

虽然流民不一定能够看到梁之舟的,但是宁州市井说书人以《李客奇遇记》为话本的不少,百姓们也纷纷讨论,算是最近宁州津津乐道的话题。

沈翘楚已经跟周全做好计较,继续将这《李客奇遇记》的影响扩大,向整个吴郡和丹阳郡贩售,甚至销往北方的洛阳、长安。

梁之舟是《李客奇遇记》作者这件事是他和沈翘楚之间的小秘密,沈翘楚不会将这事告诉别人,梁之舟也不会将沈翘楚就是吴郡如今数一数二的庾氏商行真正主人的事泄露出去。

因为《李客奇遇记》的文笔优美、考据严谨,加之故事情节新颖不落俗套,也开始在士大夫中间悄悄流传。连谢朗都拿着《月刊》向梁之舟、沈翘楚二人推荐这篇,弄得梁沈二人哭笑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官居极品(科举)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