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两者之间, 游鸿吟犹豫了。
所谓一条鞭法, 即赋役合并、将田赋、徭役、杂役分摊在田亩上,即役归于地、量地计丁、计亩征收、折银征收。意思就是土地收税和人头税不再以人头税为主,而是改为地税为主,那么, 压在百姓头上的人头税则立即减轻,特别是对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将税收降低很多很多。当然,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将要上交更多税收, 利益的确是被大大触动了。
而摊丁入亩之法, 比一条鞭更为激烈,准确来说,摊丁入亩之法乃建立于一条鞭法之上。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彻底解决就丁、田并征的双轨制征税形式。即彻底废除人头税,只征收地税。
至于更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现代土地公有制就算了,在此种统治情况下,并不现实。
游鸿吟犹豫的就是循序渐进, 还是一步到位。循序渐进的一条鞭法执行下来, 在他统治时期想要再进行改制,怕是就非常困难了,而且动荡不安、频繁更换的制度对于底层百姓来说, 也不利。
而采用摊丁入亩之法, 的确算得上一步到位, 彻底废除人头税、减少徭役负担,彻底解放了困锁于出生地的劳动力。但是同时这个方法对于阶级和富人的利益触动更大,推行之事非常困难。
最后游鸿吟还是决定采用摊丁入亩之法,现在他正处于年富力强同时朝廷威望最高之时,手底下很多得力官员也都提拔起来了,又已经完全更改了军制,普通百姓的徭役负担在军役这一方面已经完全挣脱出来,如果在其他方面,力役 、杂役等再有所减缓,那么最底层百姓的生活,将彻底变得不同。
难,肯定是难的,但是总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游鸿吟相信,自己真的想去做某一件事,失败的几率很小。
而执行者,游鸿吟最后选择了魏潜。
魏潜近几年政事处理的越发熟悉,只是内阁权利被分散,他那做个权臣的心愿一直无法实现。
文臣好权不假,但是好权的起点却来自于好名。所以,游鸿吟以名相诱,画了个大饼给这位老臣,他终究还是上钩了,而且咬饵咬的心甘情愿。
聪明如魏潜自然知道这改革到底有多难,推行之时有多复杂,维护和不断调整又要花费多少力气,带头做这件事又到底会被多少人恨。
可是他同样明白,做成功这件事,他魏潜就是煌国开国百年第一能臣!不似宰相,胜似宰相。是,他最大的目标其实是废除内阁制,再开宰相制度,然后做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可惜当初看走了眼。但是如今他是首辅,又做成这件事情,自然不是宰相也定然会在历史上留下非常浓重的一笔。
说句不好听的话,等许久许久之后,也许那时候煌国都灭国了,新朝还会选择使用这种收税制度,然后传上数千年呢。
游鸿吟自然是给了魏潜足够大的支持,而首辅大人内阁日常事务一抛,带着同样兴奋非常的吏部和户部尚书,开始没日没夜的制定详细的新税法,经过长久的编制撰写后,再一条一条在朝会上讨论,渐渐地更改完美,然后推广天下,开始实行。
而游鸿吟则在推广之后,特地从户部、吏部以及御史台抽调人员成立小组,交由魏潜巡视天下,推广、监督和反馈新法在各处的执行情况,另外游鸿吟手中越发厉害的展银商会以及斩影也都一直汇报反馈各地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