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393章 一肩挑

叶永梅听闻也非常欣喜,这样的情况对她的工作来说自然是有利的。

等到下班,林为民把叶永梅带到了恭俭胡同的四合院。

进了院,就看见林丹在厨房忙着做饭,孩子在院里玩。

“嫂子,陆遥呢?”林为民问道。

林丹一瞧林为民身后还跟着人,知道这肯定是找陆遥有正事的。

“为民,你等一会儿,我去叫陆遥,他跑到北海去散步了。”

林丹说着出了门,十多分钟后微喘着气带回了陆遥。

半个多月不见,陆遥的气色明显比之前好了不少,把叶永梅介绍给他之后,林为民又关心起了他的身体情况。

“好的不能再好,我感觉我已经没事了!”陆遥高兴的说道,看样子身体的恢复确实很大程度影响了他的心情。

“别着急。肝病急不来,重在养。你现在才多长时间?回去医院,大夫怎么说?”

林丹道:“情况有所改观,但还是得继续吃药,作息和饮食跟以前一样得注意。”

林为民道:“你看看,得听人家大夫的。”

陆遥无奈的点点头,他当小学生的时候也没被老师这么管过。聊完了病情之后,林为民才让叶永梅说明了来意。

陆遥听说要播讲他的平凡的世界,显得异常的高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打算组织录制的平凡的世界,也就意味着平凡的世界将乘着广播的翅膀飞到千家万户的广播里。

他的作品人生此前也曾被电台播讲过,但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在面世后的口碑并不相同。

跟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就如同一个从出生就被人各种嫌弃的丑小鸭,陆遥这个生养他的人对它自然是偏爱的。

在如今这时候,相比电视、电影,广播才是广大普通人民群众最普遍的娱乐方式,尤其是在农村,一个村子可能不见得有一台电视。可是通过广播,老百姓们却可以收到众多人民广播电台精心制作的节目。

电台方面一开始是打算制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的,可是听说了第三部已经写成,叶永梅便提出是不是可以三部一起制作。

要想这么做,前提是第三部能够定稿。

现阶段陆遥还在养病,每天只能工作两个小时,第三部的稿件修改工作他才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一。

“我看这件事还是不要着急。现在既然第三部已经有了初稿,无非是多等几个月而已,你们电台方面可以先制作第一部来试试水嘛。”

为了稳妥起见,林为民如此建议道。

陆遥很是无奈,以前是被他关小黑屋,如今是被他看着养病,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自由啊!

见陆遥也同意了林为民的建议,叶永梅点头道:“这样也行。”

陆遥又关心道:“播讲人你们打算找谁?”

从五十年代开始,播讲一直是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之一,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播讲效果一点也不逊于和电影能带来的影响。

而作为播讲灵魂之一的播讲人,也是很多老百姓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就跟电影明星一样。

“我们打算用李野墨。”

李野墨这个人,陆遥是知道的,之前播讲过何云路的新星,也是国内演播界的新星。

接着,叶永梅又和陆遥聊了一下稿费的问题。

播讲的稿费向来不高,有时候作家们甚至是免费将播讲权送给电台,分文不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资金是充裕的,给了陆遥每部三百块钱的价格,三部总计九百块钱的稿费。

看着不多,还不如发表或者出版的零头,但对于目前的陆遥来说却是个好消息。

他这人一向不攒钱,这回来燕京看病、养病,虽说林为民帮了很大的忙,可一家三口总是需要些开销的,再加看病,花费不菲。

“这笔稿费刚好可以救救急,要不然就得跟你预支稿费了。”

送走了叶永梅后,陆遥对林为民说道。

“需要的话,我跟会计那边说一声。”林为民道。

陆遥摇摇手,“没事,有了这笔钱,还能再坚持一阵,真要没钱了,我肯定会跟你说的。”

又过了一周,当代编辑部的同事们齐聚一堂,来到了东来顺。

为了欢送老覃同志,大家连中午饭都没吃。

不得不说,这样的感情让人动容。

次日,国文社发布了公告,林为民正式接任当代编辑部主任,同时兼任当代编辑部主编。

同事们恭喜声一片,对于这样的结果,大家没有丝毫意外,早有预料。

无论是声望、工作成绩还是和社里领导的关系,林为民当这个主任都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从蒙伟宰到覃朝阳,再到林为民。

当代的发展并未因为人员变动产生任何波动,九月新市的第九期刊物,在短短二十天之内销量便突破了120万册,看样子有望摸到200万册的门槛。

两年以来,这种销量当代时不时的就会来一回。

一期刊物有佟钟贵的妻妾成群,这一期也有汪硕的动物凶猛。

两部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但却同样的受欢迎。

妻妾成群的发表,让苏佟这个笔名成了近两个月以来国内文坛最响亮的名字。

动物凶猛的面世,也让人们看到了汪硕把痞子文学这种风格玩到了登峰造极。

当代因为这两部,在这段时间以来风头正盛。

十月初,新一期的当代如期市,老读者们立刻便发现了这一期的不同。

林为民的名字不仅写在了主编一栏,还写在了主任一栏。

对当代有所了解的同行和读者们看到这里,不禁有些感叹。

这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文学刊物啊,主任、主编一肩挑,才二十七岁!

很多人回想自己的二十七岁,他们是工厂的工人,连个小组长都不是也是个科员,不过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打杂,混迹于办公室的最底层或者干脆生活在农村,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畅想着书里的世界,却不得不低头弯腰向土地求活。

多么令人羡慕的人生啊!

关于林为民职务的变化,引发了一群对当代有所了解的人的感慨和羡慕,但更多的读者关注的还是刊物本身。

跟林为民的职务变化一样,这一期的刊物在内容同样给了众多读者一个大惊喜。

狩猎,林为民的最新以头条的形式出现在刊物,红色的字体异常的醒目。

距离一次林为民发表作品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无数读者早已饥渴难耐,迫不及待的翻开书页。

一睹为快。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1980我的文艺时代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