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36章 大洋对岸传来的好消息

过了两天便到了周末,林为民到市场买了些羊肉卷,来到雍和宫大街26号,身后还跟了个尾巴。

“铁生!铁生!”

林为民进了院喊着石铁生的名字,晓剑推着他出门。

“晓剑来了?”

“为民!”

两人打了个招呼。

林为民又把带来的羊肉送进屋,对石父道:“叔儿,今天中午甭做饭了,吃涮羊肉。”

“好。”石父笑着应道。

初秋的午,阳光正好。

石铁生的轮椅被推到院里的枣树旁,晓剑随意的倚在枣树旁,韩壮壮拿来了凳子,他却不要,说在屋里坐的久了。

几人围着院里的枣树,或坐或站。

林为民调侃的问石铁生,“怎么样?成名的滋味如何?”

此时距离石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发表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不小的反响,通过这篇作品很多文学爱好者都知道了,在燕京有个身残志坚的作家石铁生。

“也就那样。”石铁生的语气随意,接着补了一句,“唯一的好处就是以后的稿费可能涨点。”

他又问道:“你次说的那部写的怎么样了?”

“写完了,等明年年初发表。”

晓剑问道:“为什么要等年初发表?版面有那么紧张吗?”

“没办法,社里说我一年占了人民文学太多的版面了,不给青年作家机会,让我等发增刊。”

林为民用无奈的语气说着装逼的话,听的石铁生想打人。

“你不也是青年作家吗?”晓剑很傻很天真的问了一句。

石铁生幽幽道:“你没明白他的意思。他是说,现在他比我们都高出了一辈儿。”

晓剑这才反应过来,“伱真不要脸!”

林为民委屈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说的。”

玩笑了几句,石铁生才正色说道:“这次发增刊,以后怎么办?也发增刊?”

林为民一摊手,“谁知道。反正这份稿费我是要赚的,社里要实在不想收留我的作品,那我就换个地方发呗。收获、十月、钟山、花城都不错。”

石铁生调侃道:“你小子这是要背叛命啊,你们领导的血压估计都得来。”

“那也没办法。”

石铁生又说道:“对了,你一提收获,晓剑还写了一部中篇投给了收获呢。”

晓剑是燕影的学生不假,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更长,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初。

他写的东西林为民还看过,非要评价的话,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天赋有限。

林为民佯作不高兴,“怎么回事啊?不投给我,投去了收获,你小子这也得算背叛命!”

晓剑连忙摆手,“不是没投你们,而是投了当代,你们没要,你那个时候还出差呢。”

“我们没要,所以你投了收获?我们当代的标准什么时候这么高了?刷下来的作品才轮到收获?”

石铁生和晓剑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晓剑道:“我这纯粹是广撒网。”

“没事。每个编辑部的风格都不一样,不见得在我们当代不行,在别的刊物也不行。”林为民宽慰道。

“这么多年投稿都习惯了,被退稿是常态。”

聊了一会儿,晓剑又说起毕业的事。他今年实际已经毕业了,被分配到了海南去。但因为要帮老师谢飞弄剧本,就暂时留在了燕京。

林为民一听谢飞来了兴趣,他之前跟谢飞还有过几次接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1980我的文艺时代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