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百五十七章 问野心

朱佑樘一句开经筳,秦墨也是懵了。

经筳起自汉朝,宋朝已成为固定的制度,每月自有大小经筳。明初沿袭了经筳制度,但并不规范。

毕竟是给皇帝讲课,明初时候朱元章一天到晚处理国事,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亲自过目,哪里时间听一帮儒臣之乎者也。

但治天下还是得尊文臣,经延制度还是逐渐向着规范演变,从不定期变成了一年两期,也就是“春讲”和“秋讲”。

每一讲都是三个月,每月三次经延。

并且从大明战神朱祁镇时期被制度化,也没办法,朱家人皇帝没几个活得长,易产少年天子。

朱祁镇继任大统时只有10岁,朱右樘继位时和他父亲一样都是刚成年,少年天子不仅要临时担负家国重任,更需要不断学习。

自大明战神之后的三任皇帝皆是长于后宫妇人之手,对于少年皇帝的学习一事基本都由皇太后点头做主。

明朝天子所学的东西和天下的士子大差不差,除此之外可能会多一些理学的经典书籍需要研读学习。

例如朱见深以前给当朝皇帝朱右樘特地编写的《文华大训等定制版读物,还有一些关于驾驭人心之类典籍道理。

但经延的作用就很有限了,大部分有效的经延都是较为随意的日讲,而大经延一般都是用来对外表明帝王虚心受谏的大型表演。

大经延肯定是轮不到秦墨一个毛头小子上去卖弄的,一般都是一些学问深厚的大臣文官。

朱右樘所言的后天经延大概率就是日讲,日讲的地点在文华殿。一般主持日讲的基本都是文臣阁老,要么就是九卿大公。

不仅如此,日讲的人选基本都是由内阁拟定的,礼部与翰林院递折子,内阁批准。最后才轮到皇帝选择,权利其实还在内阁手里。

现在朱右樘却直接在早朝之上当众点名秦墨主持日讲,这明显不符合礼制。一是秦墨资质不够,二是皇帝绕过了内阁。

这怎么行?

天下大小事,若是皇权绕过了内阁,这就是文官集团的失败。

要知道早在十年前,最招朱右樘厌烦的那个老家伙王恕就曾不停的上折子对朱右樘的生活指手画脚。

当时号称两京十二部,唯有一王恕。

弘治三君子中,王恕也是脾气最大的。以国家利益为导向,充分贯彻了领导算个球的信念。

朱右樘宠幸宦官,王恕站出来说皇上你错了。太皇太后想儿子,孝顺的朱右樘刚准备答应,王恕又跳出来说藩王不得随意入京。

常说伴君如伴虎,脾气再好的老虎也是虎。秦墨早就知道朱右樘和内阁这些年闹了不少矛盾,朱右樘也不止一次的用帝王权术摆弄过文官集团。

文官作大,外相与内相斗争的结果就是出不了名将。天下百姓还是那一批百姓,武勋贵族却被养成了软骨头。

说实话,弘治时期的大明的武德还不如成化年间,即使明宪宗在文官中风评不好,但好歹也是干了点实事的。

这次,秦墨完全是被朱右樘拿捏住了,直接被拿来当枪使,试探内阁的反应。皇权与内阁的矛盾已经突显,毫不避讳的放到了台前。

想通关键的秦墨站在殿下,浑身如同爬满了虱子一般难受。心道这特么是什么状元?小媳妇也不受这夹板气!

他自己也明白,皇帝看重他,和亲近那帮宦官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制衡内阁的力,肯定不会任由他躲在一旁讨清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我真没想当阁老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