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238 全方位准备

欧展鹏原以为只需要一个月,就能把擎天巨柱扫描一遍,可没过几天他就发现,自己的估计实在是太乐观了。

一个月是机器人从顶端垂直扫到根部的时间,而那根柱子的结构比想象中复杂得多,一旦遇到膨胀或收缩结构,机器人就要在水平结构上浪费大量时间,仔细算算,恐怕两个月都未必能扫完。

若是能进入巨柱内部,再扫两个月都是短的,一个搞不好,耽搁半年都不奇怪。

欧展鹏把面临的情况上报总部,三巨头商量了一阵,给予星舟号异常明确的答复:全力扫描巨柱!

换句话说,不管征讨七大文明的战争还是别的什么乌七八糟,全都不用星舟号管了。

而且后续的任务也都安排好了,等扫完了这根柱子,毕宿五那颗行星也要扫上一扫。

精确的扫描比对,有利于下一步的研究。

军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相应的研究团队以最快速度建立起来,没多长时间就送到130星系。

同时抵达的还有一艘科考船,这艘船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载了一套小型轨道电梯。

没错,就是轨道电梯。

由飞船充当轨道空间站,底舱打开,超高强度的缆索直接垂到预定登陆点,再用小型梯厢把人员和物资送到地面,论速度肯定没有登陆艇快,却胜在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据说,这东西是军方为星际移民开发的新技术,还没用在移民船上,倒是先在科考船上开了张。

随后,就是日以继夜的输送物资,将一批设备和机器人送进遗迹,先在墙面上打孔,再打栓固定,最后组合特制的房间——检测发现,遗迹内的辐射强度远远小于外界。

最终的成品就是一座固定在墙壁上的小型科考站,可以容纳8到10人长期驻站工作。

如果牺牲一点舒适性,可以将人员总数提升到20人左右。

原本军方打算用无线输电的方式解决科考站的能源问题,可遗迹的墙壁完美屏蔽了传输信号,除非发射源正对窗口。

不过没关系,军方建设了那么多科考站,经验十分丰富,马上在窗口外建造了一座小型射线电池电站!

因为环境辐射太强,军方不得不用厚重的铅玻璃将接收设备包裹起来,但降低后的辐射,依旧能为科考站提供足够的电力。

按说到了这一步,星舟号完全可以把后续的研究工作交给科考站,问题是力场机器人离不开战舰的控制,无奈,星舟号只能继续留在这里。

为了加快速度,欧展鹏把机器人的数量增加到二十六台,将两个多月的工作量缩短到十天左右。

欧展鹏不想留在这里浪费时间,就只能增加机器人的数量。

科考站及附属工程全部完工之后,科考船返回地球,将另一套设备和人员送到毕宿五b,也就是星舟号在毕宿五附近发现的那颗行星。….

战舰切割遗迹,依样画葫芦,建造了另一座科考站。

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太阳系,联合舰队地面指挥中心,保密会议室。

三巨头又一次坐在一起,可脸上的表情却充满了解不开的忧虑。

周光毅手指一划,会议桌秒变显示器,一份特殊的文件打开:「这是前线舰队这段时间的探索成果,目前已经发现17颗超新星,它们的分布范围不算广,平均50到70光年就有一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