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七百四十一章 岁月

张溪那个愁啊,女儿要出嫁了.

如今,已经是建兴四年的秋天了。

历经了连续两年的休养生息,如今的关中,终于是逐渐的恢复了民生。

右扶风基本已经恢复到当年关中鼎盛时期,不管是人口还是赋税,都已经恢复到了当年曹操治理关中的水准。

左冯翊的屯田工作,也进行的相当不错。

一部分出让给荆州,益州世家的土地,如今已经开始建立基业,因为鱼鳞图册的限制,如今的世家再想隐匿丁口,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而屯田民的数量,已经从两年前的十万人,增加到如今的二十万人。

多出来的这十万人里面,大概有一半是从荆州,益州的世家释放出来的隐匿丁口,在朝廷的押送下,来到长安当屯田民糊口的。

毕竟,长安的屯田制度是四公六民,比曹魏那边还要良心一点,虽然土地依然不是自己的,但起码能活的下去。

而剩下的一半,多少是有点冒风险的。

这两年关中到北地的气候越发严寒,连续两年又是雪灾。

关中之地靠南一些,再加上张溪一早就为了备灾做了很多的准备,终于是没有重现建兴元年的那场大灾,顺利的把雪灾给渡过去了。

但草原上的那些胡人们,日子可就难受了。

这两年,西北地区一直不太稳定,秦州和凉州附近的胡人一直是反反复复的.不造反劫掠,他们根本活不下去。

而这个时候,身为凉州刺史的徐邈想出了一个主意,联合秦州刺史姜叙,上书朝廷,对两州境内的胡人异族,进行了一次迁徙。

而迁徙的目的地,就是雍州。

换句话说,就是让一些胡人来雍州当屯田民。

一方面,是出于西北地区的治安需要。

不管是秦州还是凉州,经过了和异族数百年的争夺,早就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汉中隔壁的武都郡,除了郡治下辩县,剩下的县城周围都有羌人和氐人的部落,而狄道更是直接通往胡人的聚居地,那边有无数的羌人,氐人,甚至最近十几年迁徙过来的鲜卑人的部落。

同样的情况,在秦州的陇西郡,南安郡也有。

而凉州那边就更别说了,基本形成了汉胡杂居的形态。

这么多的胡人处在州郡之内,这两年又是连着天灾,徐邈实在放心不下。

这可是真正的胡人一反,危及州郡的形势。

因此,徐邈上书建议朝廷,迁徙这些胡人入关中,一方面可以集体管控,另一方面雍州那边不是缺人种地嘛,其他胡人可能不会种地,但羌人和鲜卑人,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耕种基因的。

尤其是在两州占据胡人大多数人口的羌人,他们跟汉人杂居的时间太长了,本身也会一些耕种,再加上传说羌人乃是炎帝之后,也算是半个自家人,这种耕种的传统也一直没有丢。

而这些胡人异族进入关中后,就可以凭借耕种每年获取糊口的粮食,怎么看都比在西北放牧要来的好。

而且,一旦这些胡人接受了这种耕种的生活方式,等过上几代,和汉人互相通婚后,他们还能算是胡人么.估计到时候他们自己都不承认了。

徐邈的策略,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肃清内部隐患,同时也能增加雍州的丁口劳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唯一的缺点是张溪上书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