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656章 由奢入俭难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姜心柔说:“听上去是挺好的,就是不知道实际用起来怎么样。横竖咱家隔壁还有半间地基空着,要不就建那儿吧。回头把相邻那间屋改做灶间,顺便砌个炕,到冬天实在冻得受不了了,都躲那间屋去。”

“妈,我问过农科院教授,他说沼气池发酵,最好的季节就是春夏天,入冬以后温度低了,发酵慢,出来的沼气也少,烧炕效果不一定好。”

“那也比冷冰冰强啊。只要比其他房间暖和不就成了?咱又不要它烧到二三十度。再还有,就算不住人,炕上摊张篾席子,烘烘菜干、菌菇也好啊。你们看野菜、山货最丰盛的时候,正好逢雨季,晒不干烂掉多可惜。”

“这倒是。”向刚的思路豁然开朗,笑着夸丈母娘,“还是妈想得周到。”

姜心柔笑得眉眼都弯了:“也是你有心。搁我呀,听到俩教授讲什么沼气池,哪会联想到生活当中。”

“得了,你们娘俩别一个劲夸来夸去的了,饭菜凉了,赶紧吃吧。吃完我陪小向去码头。”

老爷子担心总军区那边来的人欺负孙女婿,非要陪着他一道去。

向刚劝他也不听,只好由他。

有老爷子陪同,其他人倒是一点不担心了,收拾了碗筷,各自忙起手头的活。

三胞胎提上竹篮、陶罐,说和小伙伴们约好了,去河埠头摸螺蛳。

“河埠头咱家后院就有啊,何必跑外头去。没大人看着,掉下去多危险呀!”

姜心柔不放心,摘掉围裙追了出去。

盈芳把采来的茶叶摊平在竹蔑上,挑出发蔫或是碎屑,个别芽头里还躲着小虫子,这些都得清理干净。然后准备炒茶。

乡下人家炒茶可做不到茶厂那么复杂,但也是找了人请教并琢磨过的。

山上的老教授以前在大学教书时,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老家就是茶乡的,那里的男女老少个个都会炒茶。老教授曾听他讲起过一二。

萧二伯娘也知道一些炒茶手艺,来宁和过年时,讲了不少跟茶有关的趣事。

还有县里的老大爷。别看他最辉煌的时候不过是个富农,但有钱又喜欢喝茶,那不就讲究了?早年不仅带着人亲自去茶叶盛产地淘好茶,还在现场炒过茶。

结合这一则则听来的炒茶工序,再经过实践的考验,第一年炒出来的茶,就获得家人们的称赞。

今年是第三次炒了,老话说“熟能生巧”,盈芳还真炒出窍门来了。

洗干净大锅,烧热后,把新鲜茶叶倒进去。

采到的芽头不多,一锅就可以了。量多就得分锅炒。要不然茶叶容易堆成堆,就像文火炖东西,熟得慢又容易炒过头。

同时得控制好火候。刚开始火可以大些,茶叶下锅翻炒几把后就要抽掉几根炭火,要不然容易焦。

怕闺女烫伤,一开始,她娘还给她准备了一副劳工手套。不过盈芳嫌戴着手套炒不够灵活,茶叶也容易粘在手套上,这么细嫩的芽头,盈芳可不想浪费丁点。

索性摘了手套。只是这么一来,速度就更要快了,手起茶落,不停翻炒。

约莫十来分钟后,就可以一边翻炒一边用手揉搓了,这样能使叶片更好地卷缩。

一锅茶炒下来,前后快两个钟头。

出锅时,米筛铺上干净的报纸,将热乎乎的茶叶摊在上面,凉了再和报纸一起转移到密封性好点的搪瓷盅里,报纸吸潮,这么贮存,茶叶不容易返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