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582章 三爷的忽悠功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农历五月初二,五月份第一场雨在后半夜的惊雷中不期而至。

雁栖公社两支生产大队,都十分庆幸白天那会儿就把麦粒推匀晒干并收进粮仓了。

“这场雨不晓得要下多久,刚子那边还没拉好电线呢。”向荣新早早起来,披了件打满补丁的发黄旧衬衫,站在自家屋檐下,看着飘起白雾的雨幕咕哝。

“应该下不久吧?这都五月了,大后天端午,一般端午都是开太阳的。放心放心。”邓婶子煮好稀饭出来,看到丈夫还在发愣,顺口开解了几句。

“也是。”

向荣新仔细回想往年端午,的确都是好天气。今年上半年一直都挺风调雨顺,导致冬小麦的收割期提前。往年的端午大伙儿都还在地里收麦子呢。印象里,没有一天不是迎着毒日头大汗淋漓。

这么一想,心放宽不少。

“这次冬小麦开了个好头,但愿下个月早稻收割、晚稻插秧也能这么顺利!”

向荣新探出头看看天幕,一片白茫茫,唯有雨丝儿糊他一脸。

邓婶子见状扑哧笑:“行了,吃饭吧。起这么早,害公鸡都混乱得不晓得要不要打鸣了。”

“吃饭吃饭!”

向荣新抽了一下嘴,顺手抹了把脸,跟着进屋吃早饭。吃完早饭找老师傅商量延期的事儿。

下雨了肯定没法架电线啊,电工们的活只得暂先耽搁。至于耽搁多久,还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

好在端午马上到了,今年粮食收割打响第一炮,家家户户高兴地拿出年前囤着的糯米,趁雨天没活儿干,包起粽子、煮起茶蛋。

盈芳家也一样,插艾蒿、浸糯米、泡粽叶、拌粽馅儿……忙得不亦乐乎。

家里糯米囤了不少,原先是想酿米酒的,结果直接问向二婶的娘家买了一百多斤高粱烧,够她泡几十坛药酒的了,糯米就省了下来。

说起来,这是找回闺女后第一个端午节,也是三胞胎过的第一个端午节,萧三爷俩口子对此特别重视。

分管近山坳的公社干部,早先收过萧三爷一包烟,出于好心,私下悄悄提醒三爷,说是包几个粽子、煮几个茶蛋没什么,横竖是吃的,可艾蒿要不就别插了吧,万一上头来查,好好的节日还要不要过了啊?

萧三爷睨他一眼,一本正经说:“艾蒿是好东西啊!你家蚊子多不?多的话听我的,房门上插几片艾蒿,保管没蚊子进去叮你。你冬天腿寒不?寒还这么理直气壮?赶紧的用艾蒿泡脚啊,一准把你的大寒腿治好咯……”

公社干部被他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真、真的?”

“听我的还能有假?我闺女可是学中医的,早先跟着你们老张大夫学你是知道的,后来跟着我女婿随军,一直没放弃自学,在省城那会儿还参加了一个医学协会督办的中草药运动……啥叫中草药运动啊,这就说来话长了,你不懂没关系,反正就是一项推广草药的活动。艾蒿既能治病又能防虫,当然是草药,你说我们要不要积极用起来?”

公社干部信了,晕乎乎地回到家,瞅了几眼空空无物的门板,让自个婆娘去河边摘些艾蒿回来,说是插门上。

他婆娘有点转不过弯,早上还在下大雨呢,嘀咕着非要出去整个大队转一圈,给那些个好日子过脱线了的社员提个醒,免得一不留神又给公社揽来祸事儿。死一个事小,牵连群众事大。可咋出去这么一小会儿工夫就回来了捏?回来就回来吧,还让她去摘艾蒿,还说要插门上……中邪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