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百二十五章下扬州(二)

道君皇帝在给刘景明写的信上说了三件事。前两件,灭佛、财赋刘景明都在意料之中。唯独这跟吴王有关的事情,实在太过棘手。

吴王是宗室,世居东京建邺,初代吴王与太宗皇帝是同母弟,所以才能被封在江南这种富贵之地。而且几代都没徙封过。历代吴王大都出任过东京留守一职,在江淮一代根基深厚,与江南大族关系密切。

若真是有不臣之心,必然会有一场大乱。

赵元殊道:“皇城司是在二月的时候,在京城接到一份投递的检举信,密告吴王勾结红莲道,结交党羽,有谋反之意。但当时只是一份信函,没有任何佐证,加之当时上京各司事务繁重就没有了下文,三月间吴王世子进京,谋取越州都督一职,叔父虽然有些疑虑,但毕竟吴王是宗室耆老,越州也需要有一位重臣坐镇,就没有理会这份密信。毕竟没有佐证...但我来上京之前,皇城司又被投递了一份密信,里面则是说明了去年御史被刺一案,就是吴王府的手笔,并且江北的私盐贩子,以及几个大泽里的水匪头目,都是吴王府的人...至于卫国公处,我让李进忠李公公亲自去送信了,李公公身手不凡,自然不会出什么差错。”

刘景明叹了口气道:“若真是吴王谋逆,此事要比河北之乱还要难缠啊。”

河北作乱,不过是僧侣惠庆户蛊惑人心,纠结信徒起事,虽然已经裹挟数万众,并且在前期因为趁守军不备和信徒悍不畏死夺了十几个城池,不过真正与朝廷大军交锋几次之后,就露出了义军不习战阵的短处。

而吴王则不同。作为太祖血脉,世居江南,可谓是根基深厚。又先后几代人都出任过东京留守一职,旧部遍及江南诸军。

现在又担任越州都督一职,手下也有数万官军,一旦真的谋反,江南道十几个州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响应...

不过随后刘景明提出另一种可能:“这件事情,是否有可能,是有心人要陷害吴王呢?挑动朝廷和宗室生乱,好坐收渔翁之利?”

赵元殊道:“这次南下,本就是为了查清到底是否有人在其中作怪,亦或是吴王府真的有反心也未可知..”

她本还想着方涯说的红莲道总舵目前就应该在江淮之地,这次就给他们翻出来然后来个一网打尽.却不曾想出了这事情横生枝节。

这时候一旁原本默不作声的傅津川开口道:“我怎么觉得这事情像是红莲道这帮鼠辈在后面捣鬼.....不过吴王如果真的有反心,到时候江南必乱,这帮鼠辈也会有可乘之机,说不定这背后就有他们挑拨的...”

提起红莲道,傅津川是张口不离“鼠辈”二字。在他看来,即便在上元夜搞出了那么大的阵仗,红莲道也还是只能玩些鬼蜮伎俩,上不得台面。

赵元殊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可不管如何,总要先确定吴王府是否有问题。叔父的意思是,刘经略要对淮南道的官员心中有数。并做好万一的准备。”

道君皇帝并没有在信中明说,但这种关于一个宗室亲王可能谋反的消息通知他这个文官经略使也在明白不过。

做好打仗的准备。

这时候刘景明也突然明白,为什么道君皇帝会让傅津川出任扬州都督。

除了他,朝中任何名将接手扬州都督一职,都会慎之又慎,毕竟财赋重地。也只有这位武安侯爷,年方二十,年轻气盛,能以一往无前之势清理军中积弊,在短期内能够让淮南诸军恢复些战力,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乱局。

毕竟现在对于朝廷来说,时间尤为重要。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