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143 幼学

就在一拨一拨灾民从不同的方向往燕云四州而来的时候, 王徽正坐在燕云侯府书房的紫檀木圈椅里,背后靠着个软绵绵的石青地绣祥云纹迎枕,手里拿着六月份以来云应朔寰四州的财政收支简报, 看得细致, 时不时执了朱笔, 在上头批下几个字。

侯府两个大丫鬟紫笋和雪芽在外间做针线,她们都知道自家主子看公文的时候,是不许旁人打扰的。

忽然外头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一人推门而入,脸颊晕红, 尚带薄汗, 六月天的暑气就被带了一些进来, 但马上又被屋中冰块散发的凉意驱散,来人舒服地叹了口气。

“给濮阳参将请安。”两个丫头莺声呖呖。

濮阳荑点了点头,手里拿着一沓纸, 一面往里间走, 一面大声道:“主子!北娄口那边又来了一拨,昨儿晚上已经入了应州城啦。”

王徽“嗯”了一声, 接过她手里的文件, 头也不抬,随手一指让她坐下,紫笋雪芽乖觉地送上凉茶瓜果,又悄没声退下。

文件上是这一拨灾民的大体情况介绍,人口几何, 几家几户,有多少壮劳力,又有多少妇孺和老人,各自有什么特长之类的。

王徽一边看一边拿笔在纸上勾画,口中吩咐不停,“应州人手都差不多了,寰州硅矿场还缺一批劳力,分一拨过去,剩下的就迁到云州,前儿不是又新挖了铁矿和锌矿吗,挑些人帮忙去,记得不要拆户,一家人必须得住在同一个地方才行。”

一边说一边又在纸上划了几道线,招手让濮阳荑近前来,一一指点道:“这几户,嗯,汪家,刘家,曹家,傅家……干农活都是把好手,你让赵玉棠着人去考察考察,得用的话就分去温室干活,应州不行,我记得寰州玉稻室还缺不少人呢吧?若是不得用,就派去麦室或是谷室,玉稻金贵,得小心着种……”

王徽一边说,濮阳荑一边不住点头,她虽然聪明,但主子说的东西多而且快,她也没硬撑着用脑子记,只拿过张纸刷刷刷地写着。

自从去年十一月建成了第一座玻璃温室,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燕云如同一台上满发条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着。

第一茬温室作物春小麦的生长期比王徽预料中还要短些,二月底就成熟了,比预期要早了半个月,产粮还比往年露天栽种的要多了一大半,亩产已经达到了五百斤。

收割下来的麦穗沉甸甸的,脱粒之后的麦粒颗颗饱满晶莹,散发着清甜馥郁的麦香,只有不到五斤的瘪粒,这样的良产率,也是露天栽种所不能比的。

第一波温室种植试点成功,王徽再也没有顾虑,号令一下,围绕着云应朔寰四州周边的各大工厂,又建起了许多新的玻璃温室,加起来也有一万多亩了,占据了燕云农用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不光是春小麦,高粱、谷子、荞麦、大豆之类的粮食,基本上都进了温室栽种,赵玉棠又特意跑了趟雁门,把占城稻的种子移了一批到燕云,这种旱稻成熟期短,生命力强,抗寒耐旱,放入温室之中更是如虎添翼,不到三个月就能产出一批粮食来,简直比红薯和秋玉米还要快。

虽然口感粗糙,不如江南精米好吃,但北地人也早就习惯了旱稻的口感,虽不如高粱谷子普及度高,到底也是常常上桌的主食,再加上成熟快、产量大,王徽又有意推广,不到小半年的工夫,旱稻在燕云四州就已经颇为流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