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二十三章 反物质突破

“通过引力来弯曲空间,我们要试着使用大一统理论,将能量转换成引力,依靠这种办法来达成观察暗物质的目的!”

一大群科学家们通过虚拟现实,密切的注视着真空实验柜之中的情形。

他们此刻正在前进基地当中,而实验地点已经是在数百万里的小行星上。

在那里,虚空悬浮着一颗黑色小球。这就是在大一统理论的指导之下,人类在前进基地建造出来的引力转换仪了。

这个仪器,可以在极小的空间之内制造出极大的重力,类似于重力炸弹的机制,但它温和可控,不会像武器那样为了追求威力而快速坍缩。

在实验室主机的操纵之下,正有一丝丝的能量以无线充能的方式灌输进去,通过它的转换,能量变成了引力,散发了出去。

随着能量的输入,它的引力,也在逐渐的增大。

“恩……已经超过蓝星标准引力的十倍了,继续加大转换功率。”

看着观测仪器上的数值,主持的教授下达了命令。

这种能量转换仪器所制造出的引力源,只能影响到很小的空间。就比如微型黑洞,它的总质量甚至只有仪器的数百克大小,这样的黑洞只有零点几纳米小,只在距离它几厘米的尺度之上才可以感受到它的强大引力,等距离扩大到哪怕只有一分米,就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

目前在这颗小行星上建造出的引力源,就属于这种性质。

现在这个引力源的强度,已经相当于白矮星物质的引力了,可是它的引力只能在极其接近的尺度上发挥威力,它甚至无法对半米之外的玻璃墙壁施加一点影响。

就在这样的引力强度之下,敏锐的观测仪器立刻捕捉到在这个引力源周围,空间出现了一点可以观测到的扭曲。这片扭曲,就好像是火堆之上的空气。

实验仍旧在继续加大能量的传输力度,于是,这个引力源的强度,也越来越高。但是无论它怎么强大,它的影响范围,始终无法超过一分米。

“已经达到中子星的单位引力强度了。”

这个引力源的效果,就像是将几立方纳米的中子星物质放在这里的效果一样。因为总质量很小,它们不可能对远处的物体造成影响,又因为密度极高,在极其接近它们的周围,它们甚至可以让空间都发生极其明显的扭曲现象。

引力是所有形式的能量或质量之间的普适的力。它不能被限制于膜上,相反地,它要渗透到整个空间。因为引力不仅能够耗散开,而且能够大量发散到额外维中去,那么它随距离的衰减应该比电力更厉害。电力是被限制在膜上的。然而我们从行星轨道的观测得知,太阳的万有引力拉力,随着行星离开太阳越远越下降,和电力随距离减小的方式相同。

如果人类生活在一张名为三维的膜上,就必须有某种原因说明为何引力不从膜往很远处散开,而是被限制在它的附近。

一种可能性是额外维在第二张影子膜上终结,第二张膜离人类生活其中的膜不远。看不到这张影子膜,因为光只能沿着三维膜旅行,而不能穿过两膜之间的空间。

然而因为引力的特性,让人类可以感觉到影子膜上物体的引力。对物理学而言,这类在影子膜上呈现的物质就是人类一直苦苦寻找的暗物质。

在过去那是看不见的物质,但是其引力可以被感觉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黑科技:从空间跳跃机开始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