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634章 张圣人的天下至宝

三人接过来一看,脸上都浮现出了对张鉊的敬佩之意,卢琰更是深情的看着张鉊说道。

“臣原以为河东刘知远是天下枭雄,今日才知道与圣人比起来,刘知远不过是豕犬而已。”

原来这本厚厚的小册子是一本目录,上面记录的是十数万册书籍。

南平高家在荆南节度使署衙的府邸中,有一藏书楼,收藏包罗万象。

有高季兴、高从诲收集到的历代孤本、珍本一千余册。

历朝各种史书、传记四千余册。其余各种医卜星象、山川地理、农学渔猎等书籍十余万册。

高保融年前献给张鉊的伤寒杂病论孤本,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上宋军控制江陵城后,虽然没有大肆劫掠江陵城,但是兵将却在内城荆南节度署衙中尽情劫掠。

主帅慕容延钊等人控制不力,导致署衙起火,藏书楼也被波及,最后抢救出来的不足三分之一。

张鉊摆了摆手,估计这如今的帝王,没有一个人能比他更重视这些古籍,更知道这是如何宝贵的财富。

当然,他口中的再让高家主政南平一些年,是因为他知道高从诲根本活不了多久了。

“朕不爱高家之珍玩,因为它们饥不可食冻不可衣,唯有这十数万册藏书,是我等祖宗呕心沥血总结之作。

今日耕种纺织数倍于上古,今日能知千年前兴替,都是因为有书册传世。

南平国可再得,但高家珍藏的典籍一旦失去,就再不可得了。”

“陛下真乃圣天子也!”三人大为服膺,卢琰高声赞道:“圣人有此文心,天下平定指日可待了。”

赵存义见张鉊对这些藏书如此关注,“臣在复州探查得知,高家的藏书都是其幕府之臣,检校秘书监、御史中丞孙光宪搜寻整理的。

其人颇得荆王高从诲信重,高保融更视之为师,朝廷或可从此人身上入手想办法。”

李昉眼睛一亮,对张鉊说道:“臣也听闻过孙光宪的名声,其人嗜诗书,知大义,手中又握有荆南部分权力,确实是个不错的突破点。”

张鉊忍不住出言赞叹道:“能读书者,必知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其收集绝本、孤本如此之多,功劳绝大,翌日绝不亏待。”

张鉊不知道,孙光宪对于传承绝续上的功劳,比他想的要大得多。

此人是陵州贵平人,今四川省仁寿县向家乡贵坪村,家中历代都是农户出身,到了孙光宪这一代,他天资聪颖,更是有勤学苦读的毅力,在这五代的乱世之中,以贫寒之家最终学有所成。

史载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

每患兵戈之际,书籍不备,遇发使诸道,未尝不厚加金帛购求焉,于是三年间致书及三万卷。

他著作的北梦琐言,是唐武宗到五代末期,极为重要的史料补充。

而南平高季兴和高从诲虽然本人是武夫出身,没什么文化属性,但却很支持孙光宪收集著作珍本的行动。

不但让孙光宪在署衙建藏书楼,高从诲到处打劫别人贡品后,遇到书籍都会先给孙光宪送去。

高保融献的伤寒杂病论,就是二十年前,前蜀灭亡后,后唐起出前蜀珍宝顺江而下,最后被高季兴拦截而获得,再由孙光宪发现并整理保存的。

话说到这,卢琰盘算了片刻,对张鉊说道:“臣本是河东旧臣,新附陛下,荆南必然还未得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