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九十章 二圣就擒大宋亡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大同帝国年初第一次讨伐大宋,实际已经快要攻破临安城了。

最后关头,正乾皇帝接受了宋主赵桓的乞和,命不对停止攻城并退兵回国,让大宋多活了大半年。

结果,两国停战大半年的时间里,大宋朝廷一直在忙于朝堂争斗,根本无暇备战,导致临安城防体系远远不如去年战前。

如今,同军携灭宋目标而来,临安城十有**会守不住。

但岳飞都没有命部队展开攻城,就妄图恐吓宋廷无条件投降,却是想多了。

大宋君臣畏惧同军入骨不假,可不到最后一刻,也没有谁愿意放弃既得利益。

赵桓当即便回绝了岳飞的劝降——当然是不可能的。

同军将领狂妄自大视满城军民如无物的行为虽然很羞辱人,可也在客观上多给了大宋朝廷三天的备战时间。

大宋朝廷完全可以这个宝贵的时间加强动员、修缮城防、编练青壮,甚至还有可能等来勤王兵马夹击同军,从而反败为胜。

因而,赵桓听取了首相何矯的建议,一面含辱忍垢答应同军使者三天内就投降,一面却又暗中备战,尽力争取哪怕仅有一成的败敌机会。

可惜,大宋君臣的想法倒是好,却没能逃过岳飞的算计。

其人先是安排耶律九斤三个营的骑兵赶到临安城下,防止大宋君臣走脱。

其后又与行动相对迟缓的步兵师同时赶到临安城下,还故意给宋廷三天备战时间。

这一系列反常行为的背后,自有原因。

半个月前,赵桓听信梅执礼之言,仓促发布诏令,要求京西和淮南四路清野,期望以此延迟同军进攻的步伐。

此诏的利弊勿论,下发的时间显然晚了。

清野诏下达之前,淮南两路就已经被同军第五军攻陷大半。

剩余的州县守军缩在城内都怕得要死,哪里还敢出城执行清野任务?

而在京西两路,像知郾城县事郭旭这样将诏令落到实处的也是少数。

大部分守臣要么如知蔡州事汪伯彦这样随便走个过场应付差事,要么还在观望中朝廷取消清野的诏令就送了过来。

真正大面积落实朝廷诏令的,其实只有大宋国都所在的南阳府一地。

岳飞率军进入南阳府后就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在随后的敌情侦查中又了解到南阳百姓因清野而与赵宋朝廷离心的事实。

其人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机会,乃在拔除沿途据点的同时,分出部分人马深入乡下。

宣传大同帝国的政策,并动员对赵宋朝廷心怀怨望的百姓勇敢站出来,随同军攻破临安城,亲手埋葬这个腐朽透顶的王朝。

岳飞并没有强拉民夫,百姓来与不来全凭自愿。

而且,同军只收青壮,不符合条件者便是想跟来也不会收。

至于其人为何笃定南阳百姓会踊跃随军?

大宋朝廷主动走向百姓的对立面,由此大失人心当然是关键。

但同军承诺破城之后随军青壮皆可分到若干粮食,有功者还可获得土地奖赏,才是百姓们忘记恐惧,自愿跟随同军推翻大宋朝廷的主要原因。

为了做成此事,岳飞不仅与士师康达统一了意见,还提前派出快马向已经进入郑州的皇帝作了专题汇报。

同宋两国国情差异极大,大同帝国每取一地,都会开展旨在推翻原有顶层食利者的社会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