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八十三章 对宋谈战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河北路庆源府,柏乡县至磁州内乡县的官道上,长枪如林弓弩如墙,大同御营健儿脚步铿锵,护卫着正乾皇帝的金龙大纛稳步向前。

大同经由河北路南下征讨赵宋,共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东线由河间府至开德府,西线则是经真定府至怀州。

徐泽日理万机,即便是在行军途中每日也要处理大量的奏章,并不时召见各地文武了解本地民生建设和战备落实情况,勉励其继续奉公履职。

去年的第一次讨宋之战,正乾皇帝由东线南下,然后经过河东路返回。

相隔不到一年时间,其人再次御驾亲征,便选择了经西线南下。

途中同样是公务繁忙,知庆源府事梁扬祖刚刚汇报完工作离开皇帝的车驾,随驾外部侍郎辛映安便立即赶上御驾,汇报才收到的消息。

“陛下,赵宋朝廷收到檄文后,就立即派出了使者,人已经候在开封府了。”

大同都摆明车马要灭宋了,赵宋要赶着派遣使者来,不用问就知道他们想做什么。

徐泽正拿着一份奏章在批阅,头也没有抬,随口便问:

“有哪些人?什么条件?”

辛侍郎自然清楚皇帝的工作习惯,简明扼要地回答道:

“正使是太傅康王赵构、副使是尚书左丞冯澥(出使前临时加官)和礼部侍郎李若水,说是愿割淮南寿春、濠、泗、楚、涟水五州军,乞求我朝止兵。

随使者北上的还有天子衮冕、车辂等物,另有宋主上表,尊奉陛下为皇伯,并上‘开天行道正序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皇帝共十八字尊号。”

给在位帝王上尊号(徽号)起于秦汉,但在崇尚实功和个人气节的当时,这种风气根本得不到推广,直到数百年后的唐高宗李治之后才开始盛行。

相对于驾崩之后才能享用的庙号和谥号,生前即可获得的尊号(徽号)明显能够受到一些爱慕虚荣的帝王所喜欢。

如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就先后受臣子加其尊号六次,尊号字数也由最初四个字一直加到十四字。

赵宋历代皇帝中,尊号最长者是赵桓的祖父宋神宗赵顼,共有二十个字。

而无力解决内忧外患只能以天书符瑞之说糊弄朝野,并搞出封禅泰山大笑话的宋真宗赵恒的尊号也不过十六字而已。

相对而言,赵桓一出手便给自己的“皇伯”徐泽上了十八字尊号,而且极尽溢美之词,态度上的确是很端正了。

不过,赵宋侄皇帝的马屁显然拍到了马腿上。

待辛映安汇报完,徐泽抬起头,不满地道:

“就这?朕要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做甚!”

所谓尊号,通俗点讲就好比后世的“荣誉教授”,其实就是某种心照不宣的政治利益交换而已。

对蛮部起家缺少底蕴的完颜阿骨打来说,“大圣皇帝”的尊号未必能证明天命所归,却代表着臣下膺服,至少能安定人心。

但在徐泽这种开创前人未有之事业的实干家眼里,这种虚假的荣誉什么都不是。

其人登基以后,就曾拒绝过臣下为自己上尊号。

还明确规定从他开始,以后各皇帝的年号也从一而终,不用动不动就改。

并且,若无异常,国家五年一个大计划,尽力避免朝野上下乱折腾。

大战已起,赵宋君臣没有奋起反抗,却妄图以数州之地和这种惠而不费的政治游戏来糊弄大同并打消正乾皇帝的灭宋决心,只能说是想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