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八百零六章 铁雷

北宋因为长期和辽国、西夏作战,因此对武器研究极为重视,尤其对火器的研究。

最早火器是用来助燃,渐渐发现它的爆炸特性后,便不断改变配方和火药工艺,以促进爆炸威力,各种名称凶勐的雷由此诞生、霹雳火雷、蒺梨雷、震天雷等等。

但早期受工艺的限制,只能做纸火雷,爆炸威力太弱,就算在敌军身边爆炸都伤不了敌人,于是各种补丁就出来,掺入铁钉、铁片、铁蒺梨或者毒药、勐火油等等。

那时点火也是一件麻烦事,火器营的士兵都会带一只炉子,里面烧煤,插几根条铁条,给火器点火时随手抽出一根烧得通红的铁条烙之。

但宋朝的工匠确实厉害,不断改进火药配方,继纸火雷后,木壳火雷和陶壳火雷也相继研制出来,但这种火雷本身的冲击威力还是不够,只能靠掺入的淬毒铁钉爆炸四射发挥威力。

到北宋后期,火药配方已经和后世的黑火药很接近了,但细度和均匀程度还是不够,使火药燃烧速度不够快,无法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宋军的铁壳火雷始终无法突破。

很多伟大的发明往往是在最危急的时候诞生,靖康元年,汴梁被金兵包围,在这最危急的时候,铁壳火雷终于研制成功,声响传百里,半亩内人畜皆为齑粉,当然有点夸张,毕竟是黑火药,也就爆炸周围十几个人被迸射的铁片炸死炸伤。

但就算是这样,还是极大地震慑住了金兵,金兵随即撤退返回河北,李纲的东京保卫战由此获得成功。

遗憾的是,第二年金兵围城,李纲被贬黜,跳大神取代了震天雷,汴梁城破。

但不知为什么,研究成功的铁壳火雷和技术都没有能传下来,或许是毁在战火之中,也或许是技术还不稳定,成功率太低,就算工匠被金兵掳掠去北方后,也没有能造出震天雷。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金国不重视,金兵不需要这种铁壳震天雷,这种铁壳震天雷只能用来攻城或者守城,在旷野里作用不大,金兵所向披靡,杀得南宋君臣屁滚尿流。

完颜兀术率十万大军搜山检海,所到之处,城池军民无不望风而逃,哪里还需要这种点火很不方便的火器,铁骑就足够了。

等到攻打川陕时,铁骑没有用武之地,金兵需要用火器了,但这时,制作铁壳火雷的技术和工匠早已消失了,技术又回到了陶瓷火雷和木桶火雷的,陈庆最多把它改良为双层木桶火雷。

黑火药的配方早研制就出来了,硫磺一成,木炭一成半,硝石七成半,陈庆也知道这个配方,但他们造不出铁壳火雷的原因不是火药配方,而是工艺,一个是火药工艺,一个铁壳工艺。

火药工艺从甘泉堡迁徙到成纪县不久后,便获得了突破,火药已经研磨得足够细,足够均匀,又用鸡蛋清把它们湖在一起,然后再碾碎,这样就变成芝麻大一颗颗的火药。

如果用放大镜看,它实际上是一种蜂巢状结构,极细的药粉和药粉之间有空隙,这样就能保证它迅速并充分燃烧。

虽然铁壳工艺没有突破,但只要火药数量足够多,也能发挥出威力巨大的爆炸效果,五百斤重的箱式火药雷于是便发明出来。

可惜成本太高,宋军最终只造了十只这样的箱式火药雷便无法再造下去了。

所以当管事说,刚才的爆炸是铁壳火雷导致,让陈庆怎么能不震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