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什么居心?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依法治川事无巨细,烂事一箩筐。

周小山回到永州,倒不是巴中没有事务了。

毕竟大洋彼岸的很多事情,永州和巴中都一样遥控。

他回永州,是因为陈嘉庚先生来了。

他带着南洋好几个国家的华侨团体领袖来了。

周小山前世和很多人一样,对海外华人支援抗战群里这个事情,印象是模糊的。

真正打起仗来,才发现这个群体对抗战如此重要。

抗战头三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华侨汇回国的各种捐款就达到20亿国币,平均每月6000万元,占当时全**费开支的85%!

“九·一八”事变后,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迅速建立起各种抗日救亡团体,支持祖国抗战。

1931年9月24日,三藩市中华会馆召开全体大会,掀起抗日热潮。

1933年4月24日,纽约成立了华侨衣馆联合会,决心把支援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作为己任。

1936年1月19日,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会宣告成立。

1937年8月21日,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成立,属下47个分会,遍布全美大、中、小城市。

1938年10月,陈嘉庚在新加坡组织成立南洋华侨赈灾祖国难民总会……

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抗战期间,全球共有各类华侨社团3900余个,其中专事抗日工作的救国团体达900余个,其他类型的社团也大抵以抗日救国为职志。

“九一八”事变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侨胞采取各种形式为祖国捐款,其中印尼华侨捐款国币60万元、毫银6万元、荷印币21万盾汇回祖国。

“一·二八”事变时,十九路军收到的1068万元捐款中,华侨占了四分之三,单单印尼一家叫做三宝垄华侨救国后援会的组织就汇寄来银元57000多两,国币7万多元。

全面抗战开始后,南洋侨胞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共推陈嘉庚任主席,统一领导南洋各国对祖国捐赠款物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南洋各地华侨向国内汇款平均每月达2500万元。

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仅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筹交给国民政府的捐款数就有4亿元左右,相当于当时抗战经费的三分之一。

捐款是最直接支援抗战的方式,海外华侨同时还认购国债。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曾发行过多期国债,其中第一期救国公债就达5亿元。

购买者半数以上为海外侨胞。

其中,缅甸专门成立了150人的缅甸华侨公债劝募委员会,部分侨商变卖了仰光安溪会馆、南安工等会所产业购买救国公债。

抗战胜利后,这批国债不少并没有兑现。

有学者统计,1937至1939年间华侨购买国债达11亿元,占这段时期发行国债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侨汇是华侨汇给国内亲人用以保障日常生活的赡养费。

侨汇的数额以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为分水岭,之前平均每年约3亿元左右,之后随着国民政府节节败退,华侨亲人退入后方,侨汇数额剧增,1938年6亿元,1939年约12亿元,1940年15亿元,1941年约20亿元。

要知道这时候国民政府政府发行的法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这些侨汇所发挥的作用比其实际价值更大。整个抗战期间的侨汇收入,既弥补了中国的贸易逆差,还被作为发行纸币的基金,起到了稳定战时经济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我的师长冯天魁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